潘國森

新年伊始,正宜展望往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走向。與朋友閒聊,感覺對美國和西方出盡全力圍堵和打壓帶來的不安。商業機構的長遠戰略規劃每每強調「致勝關鍵」(Key Factory of Success)之有無與多寡,《道德經》有謂「治大國若烹小鮮」,治國與經商還是有些共通處。事實證明中國向無爭霸之心,中央人民政府只是做好自己的本分,然後推己及人,要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已。美方以己度人,認定中國要取代其國際霸主的地位,由是無所不用其極地留難中國和中國人。

中國有何「致勝關鍵」?由是想起劉備談自己與曹操事事相反的「戰略分析」。《三國演義》第六十回〈龐士元議取西蜀〉,寫龐統勸劉備及早攻取蜀中劉璋的地盤。劉備起初不願意,並分析與曹操的作風有如水火:「操以急,吾以寬;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與操反,事乃可成耳。」此說原出於司馬彪的《九州春秋》,司馬彪是司馬懿的侄孫。這裏就引用《九州春秋》的原話而不是《三國演義》的修改版。

劉備認為曹操言行急躁、待人暴虐、謀事詭譎,自己則以寬厚、仁恕、忠信為先,事事與曹操相反。那是劉家企業的「致勝關鍵」了!亦正正因為有這個「思想包袱」,劉備怕攻佔劉璋的地盤有失信義。龐統勸以大義,直指這是「權變之時」,「事定之後,封以大國,何負於信﹖」後來劉璋歸降,劉備將他移駐荊州,以富貴終老。

今天看中美兩國的長遠國策和外交作風,豈不是「美方急暴譎、中國寬仁忠」?歷史經常重複,但也不會完全重複。劉曹相爭的結果是曹家企業的「市值」勝過劉家。《三國志》評之曰:「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那是說劉備的經營手段未到曹操(史稱魏武帝)的水平,國土就小得多了。這中間最主要是軍事才能,曹操一生勝多敗少,劉備則敗多勝少。

儒家思想講究仁義,但是歷史上不乏同樣行仁義而有成有敗的先例。《韓非子·五蠹》:「古者(周)文王……行仁義而懷西戎,遂王天下。徐偃王……行仁義,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國,荊文王恐其害己也,舉兵伐徐,遂滅之。故文王行仁義而王天下,偃王行仁義而喪其國,是仁義用於古不用於今也。」據史家考證,徐偃王曾舉兵攻伐周穆王,因楚國幫助周天子而戰敗。荊即是楚,韓非的說法亦可以參考。他的重點在於「仁義用於古不用於今」。

美國未經深思熟慮而不斷推出刁難中國的政策是「急」,立國二百年連番對外發動戰爭是「暴」,還拿人權什麼的說事是「譎」。中國重新開發「一帶一路」是「寬」,倡議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仁」,堅持不干涉別國內政是「忠」。

周文王之成、徐偃王之敗,分別在於有沒有足夠的軍事力量保護國家政治經濟發展的成果。《論語·顏淵》:「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發展經濟則「足食」,建設國防則「足兵」,行仁義(寬仁忠)則「民信之」。

新年展望,對於國家抵抗美歐發達國家的圍堵、攻擊、迫害,還是相當的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