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註冊中醫師 楊沃林

一味神通廣大的中藥,可消瘤,可舒筋,在農村卻被當成籬笆防盜!

在福建等地的山谷山坡、溪邊灌叢,生長着這麼一種農民朋友不願意當柴燒的直立或攀援狀灌木,全身上下長滿了尖而硬的刺,長達一厘米,不注意就被它刺傷,這種樹叫「構棘」。所謂棘,想想荊棘遍布的荊棘就能意會了。所以以前農村常將其作籬笆用來防盜。

但構棘真正出名的不是它的刺,而是它的根,它的根系非常發達,既長又粗,圓柱形,善於游走,石頭都擋不了它的道,所以藥用名響亮:穿破石。且其導管孔明顯,善於通經活血,可用於穿通結節增生囊腫腫瘤,舒筋利腰腿等。由於其外皮金黃色或橙紅色,極薄,出土後易爆裂脫落,有「黃龍脫殼」、「金蟬脫殼」之稱。

穿破石,性味苦平,正是散寒祛風利濕、活血化瘀、通經絡之妙藥。尤其能消除血熱,血毒。

而肝藏血,心行血,所以擅長治療心肝經所管之各類病症如小兒重舌、乳腺增生、盆腔炎、腰腿痛、腫瘤等,並輻射到肺脾胃腸,治相關病症。

看看它的攻擊力:

一、治小兒心熱、重舌、鵝口瘡:挫小的柘根五升。用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渣再煎,取100毫升。細細敷,敷的時候輕輕數數,讓小兒安靜下來。(《千金方》)

重舌表現為舌下血脈腫脹,看起來像舌下又生一個小舌頭。不僅影響進食,還言語不清,口流清涎,日久潰爛。多由心脾濕熱,又感風邪,邪氣交戰,循經脈上結於舌部形成。

鵝口瘡,表現為口腔、頰黏膜,舌上均有白色如乳塊樣白屑,有流口水、不想吃飯、煩躁等表現。可與心脾積熱和虛火上炎有關。穿破石治心脾濕熱之功效正適於此治。

二、治肺癆久咳,風濕:鐵包金180克,穿破石18克,甘草9克。水煎,4-6次分服。(《唔杏林醫學》)

鐵包金微苦澀平,化瘀止血,鎮咳止痛。肺結核咯血,風濕骨痛等均適用。

三、治胃、十二指腸潰瘍疼痛:鮮穿破石60克。水煎,3次分服。(《全國中草藥匯編》)

四、治乳腺增生,甲狀腺囊腫,淋巴結節:夏枯草、穿破石各15克,煎水服。夏枯草苦寒,有着極強的「攻勢」。對淋巴瘤、甲狀腺瘤、乳腺增生、前列腺增生都有不錯的療效。

五、治急、慢性肝炎:取穿破石2斤,五指毛桃半斤,葫蘆茶3両,加水浸過藥面煮2次,藥液合併濃縮至1500毫升,加白糖300克及防腐劑,靜置過濾。每次45毫升,對急性黃疸型肝炎及較重的慢性肝炎日服二次,輕症慢性肝炎日服一次,均以30天為一療程。

本方五指毛桃為廣東著名的補虛藥,能健脾補肺。葫蘆茶清肝利水。

六、濕熱腰痛:穿破石乾根30-60克,清水煎服。濕熱腰痛之證,腰部覺熱,甚則肢節紅腫,脈跳動頻繁,苔黃膩。可兼有自汗口渴,二便赤澀,身體酸痛沉重之表現。

七、酒濕腳痛:穿破石乾根60克、花生仁1両,清水煎服。此種情況,除了藥物治療,減少酒精攝入也很重要。

八、四肢酸痛:穿破石乾根60克,加適量雞腳煎服。穿破石可疏通經絡,雞腳有補益兼舒筋之功。

九、治經閉:雞血藤、穿破石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劑。(《益壽中草藥選解》)

雞血藤與穿破石相遇,以活血通絡、攻寒除濕而治病。

十、治盆腔炎、附件炎:用白花蛇舌草75克,兩面針15克,穿破石15克,水煎服,每日1劑。

盆腔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官、子宮周圍結締組織及盆腔腹膜的炎症。附件炎指的是輸卵管和卵巢的炎症。二者常常共同存在且相互影響。有小腹痛或灼熱,帶下黃臭,胸悶,胃口不好。舌體胖大,舌紅,苔黃膩之表現,多因濕熱邪毒侵及盆腔,氣血瘀滯所致。

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消痛散結、利尿除濕。尤擅治各種類型炎症。

兩面針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祛風通絡。

二味與穿破石合用,清熱利濕,活血化瘀。適用於濕熱壅結型盆腔炎,附件炎。

十一、治外痔出血:鮮穿破石120克,水煎服。另用紅馬蹄草搗爛外敷患處。連續3次。(《浙江民間常用草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