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今年8月的魯迅文學獎獲獎名單中,香港作家葛亮憑借《飛發》榮獲中篇小說獎,並成為香港首位獲此殊榮的作家。這一次,「香港生力量」文化藝術展也推出了「葛亮經年文學作品(選)」的板塊,幫助人們透過這位作家的一部部作品,感受濃郁的傳統文化元素以及地道的嶺南歷史情懷。
從《北鳶》到《朱雀》,從《浣熊》到《瓦貓》,從《燕食記》到《梨與棗》,葛亮的作品每每既帶有學院派作家的深邃思考,又裹挾着濃郁的人間煙火氣,能夠帶給讀者獨特的審美體驗和閱讀感受。這次集中「閱覽」葛亮的經年之作,也不啻是對香港文學新生代的一次巡禮。
除了當代文學,在展覽現場,人們還可以看到中國書協香港分會主席施子清帶來的巨幅行書《琵琶行》。在重溫「詩魔」白居易傳世神作的同時,也能領略到香港書壇名家的遒勁筆法。此外,由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香港分會主席鄭培凱帶來的《崑曲牡丹亭書法四幅》,則將書法藝術與戲曲藝術巧妙聯袂,讓人們在這種獨特的連綴中,體味中華文化的無限精妙。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