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國外有言論稱中國不提供病毒毒株基因組序列數據
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
最早武漢發生疫情時,中國疾控中心第一時間把基因序列上傳到世界衞生組織流感共享平台,讓各個國家可以根據這個基因序列研製診斷試劑和疫苗。隨後,中國疫情主要從境外輸入到中國境內引起本地傳播,每次中國疾控中心捕獲到新毒株都及時上傳。
包括這一波疫情,中國有9種奧密克戎毒株在流行,這些結果也都和世界衞生組織進行了分享,所以中國沒有任何的保密,所有工作都是和全世界分享。
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新冠疫情應對領導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
中國非常關注病原體變異情況監測,也積極參與全球病原體監測工作。一旦發現新的變種,或者變異導致病毒致病力、傳播力、毒力等方面發生變化,中國會及時通報世界衞生組織,並在防控方案、醫療救治等方面做好相應的優化完善和調整。
▶隨着大規模核酸檢測取消,中國是否低估當前新冠死亡人數?
梁萬年:
在疫情流行和快速傳播期,很難準確判斷有多少病死率、死亡率。
從公共衞生角度來看,只有疫情周期過去後,才能比較精準地判斷真正的病死率和死亡率大小,判斷一場疫情對人群的危害,特別是對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危害,其中死亡是一個重要指標,中國專家團隊和中國政府一直高度重視。
現階段應該把防重症、防病亡作為優先,這也是防控策略重點調整的體現,把防死亡放在一個非常優先的位置。
吳尊友:
在公眾衞生領域有一種計算方法叫「超額死亡」,能評估可能造成的低估。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後,中國疾控中心團隊很快對新冠流行可能造成的「超額死亡」進行了分析,並公開發表結果。
關於這一波疫情可能引起的「超額死亡」,該團隊已經在做相關工作,之後會陸續向大家提供。
來源:中新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