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梭機」輕鬆載96公斤重的組件爬梯。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 攝

渠務署新儀器加快鄉村鋪渠 施工減繞道免擾民

香港是先進的現代化城市,持續完善渠務污水系統,對便利市民生活非常重要,惟施工期間難免會對區內居民構成影響。為平衡工程進度及居民需要,渠務署今年先後引進全地形貨運機械「村梭機」及可攜式三維激光測繪儀兩項創新科技,並率先應用於「將軍澳污水收集系統」項目中。香港文匯報記者近日跟隨渠務署到項目開展中的馬游塘村直擊,了解鄉村工程普遍會遇上「樓梯、斜路、窄巷多」及「人車爭路」等問題。署方負責人並即席示範兩項新科技如何幫助解決應對,便利居民之餘,更能大大提升工程效率和職業安全。◆香港文匯報記者 姜嘉軒

「將軍澳污水收集系統」工程旨在為將軍澳區11條鄉村或鄉郊地區鋪設約11公里長的公共污水系統,以改善這些地區的環境衞生,其中面積最大的馬游塘村,正在鋪設約5公里長的污水渠,為村內約300間村屋提供污水收集系統以取代現有的化糞池系統。

操作觀察各一人 人手省半

「我們身處的馬游塘村的停車場位置,驟眼看起來很闊落,但走進村內,就會發現裏面好多樓梯、斜路、窄巷,屋與屋之間的部分路段只有不到一米半距離,令我們運送物料或儀器時都很不方便。」採訪當日,渠務署特別職務部工程師譚子豪分享道,工程項目常要搬運沉重的預製組件,「勾坑」過後亦要將一袋袋泥搬走,偏偏村內不少位置均無法直達,只得繞路而行,於是衍生了不少問題。

傳統上,工人會用俗稱「雞公車」的單輪手推車協助搬運,然而村路崎嶇路窄,若遇樓梯更是充滿安全隱患,無法運作。假如依賴人手搬運,單是一件混凝土污水井預製組件就有96公斤重,約等於1.5個成人重量,必須4人才能安全搬運。即使繞路可以解決運輸問題,「但這樣就有可能從村民家門或後花園經過,不時有建築物料在附近出出入入,對居民而言絕非樂見。」若只限制於村內人流疏落的時段運輸,則會令工期進度逐漸落後。

力扛120公斤 「長命斜」見真章

為此,署方於今年9月引進用遙控操作的全地形貨運機械「村梭機」,其最高承重達120公斤,設平路和攀梯兩種模式,可任意穿梭任何地形,大大減低工人們的體力消耗和身體勞損,亦可免卻繞路對附近村民構成不便。

「它的平路模式,可在平路或輕微斜路使用,轉換攀梯模式後,後轆就會順時針九十度角擰轉,履帶就會抓實每級樓梯,拾級而上,」譚子豪在「村梭機」示範爬梯時介紹,這台機器只要一名操作員,以及一名看顧周圍安全情況的觀察員即可使用,意味較4人搬運減省一半人手,「二來即使它看起來爬得不快,眼前這樓梯人行可能十秒,部機就要行約一分鐘,表面看好像用多了時間,但如果行高低差更明顯、更長的樓梯,又或要搬更多重物的情況,機器的優勢就會展現。」

他續說,工人搬運重物後必須休息,機器則可以無間斷工作,「一來效率更好,而且過往不論是『雞公車』還是人手抬舉,都有安全隱患,我們都不太鼓勵繼續沿用這種模式,而是希望提倡安全工作。」村民普遍都對這部新機器感到新奇,亦為署方和工程承辦商願意主動回應訴求表示欣賞。

署方暫時只引入了一台「村梭機」,譚子豪說,該機器相當適合於民居相關渠務工程使用,「始終崎嶇路面、多樓梯是很多地方的共通情況」,因此未來會考慮加購。而「村梭機」的應用亦算簡單,「其實就像打機一樣,一般半日可以學懂使用,最重要是操作員懂得衡量於不同路途採用適當模式,保證運作時重心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