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振中介紹「聲探」的功能特色。香港文匯報記者涂穴 攝

櫻桃街公園地底有8條箱形暗渠,主要收集來自西九龍及上游集水區的雨水,並排放到新油麻地避風塘。渠務署早前已於該處進行定期檢查,及安排清理暗渠內的沉積物。為進一步確保相關渠道運作正常,署方近日派出管網檢測機械人船「聲探」深入暗渠,以展開後期探測。項目負責人介紹,「聲探」可在渠道仍有水流時入內進行勘察,而不需要截流,亦省卻在每個沙井進行勘測的程序,更可免除潛水人員親身進入渠道勘察的風險,大大提升職業安全。

聲納「起底」沉積物 免截流封路

渠務署九龍及新界南渠務部工程師盧振中表示,署方需定期檢查箱形暗渠,以確保渠道暢通。在以往沒有「聲探」的情況下,人員須打開箱形暗渠沿路的多個井蓋,逐一度尺檢查沉積物有多少,「但一來這樣做,我們就只會取得每個井蓋位置的紀錄,井蓋與井蓋之間的路段則較難知悉,而且部分位處馬路的井蓋其實不好處理,申請及封路等程序或需花費大量時間。」以往有個別情況,或需人員下潛勘察,情況並不理想。

「聲探」是一艘能360度轉向,適用於排水管道、暗渠、箱形暗渠的管網檢測機械人船。它配備高清攝錄鏡頭,可用於檢查渠道頂部,同時配備了先進的聲納系統,以掃描水底的情況,加上它細小靈巧,最小能進入直徑為600毫米的管道。「只要開一個井蓋,放它下去就可遙控行走,人員可即時接收由『聲探』搜集得來的渠道資料,了解整個路段情況。」加上它可於水中運作,免卻因需要截流而對區內市民造成不便。盧振中指出,若以一千米渠道為例,用傳統度尺方法做,保守估計要開十個井蓋,連申請程序或需數以月計,「用『聲探』開一個井,可能兩個多小時就已經行完。」

今年年初,「聲探」亦有到將軍澳污水隧道進行檢測工作,全長行達1.8公里,是目前「聲探」在港使用的最遠紀錄。 ◆香港文匯報記者 姜嘉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