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昨日指出,特區政府已和內地有關單位商討恢復正常通關安排,期望盡早達成共識並將有關方案提請中央審批,目標是下月15日前完成審批及落實安排,初期會有人數限制,但會盡可能作最大的人數安排。另外,特區政府由今日開始劃一所有旅客入境安排,內地旅客也需要來港前24小時內進行快速抗原測試或48小時內的核酸檢測,抵港後首五天亦要自行快測。

要確保過關順暢免混亂

李家超表示,香港與內地過去三年未正常通關,恢復後需求一定大,故要確保不會出現混亂,包括過關時要順暢,不希望口岸排隊人數眾多造成擠塞,甚至失控和導致有人受傷等,故「通關」安排要逐步實施。

他指出,現時出入境的4個渠道中,航機、船運、鐵路的班次可逐步增加,陸路口岸則出入境人流最多,2019年前每日單向動輒有四五十萬人次過關,恢復正常通關後每分鐘可處理多少人次?特區政府與內地也需要部署,最重要的是過關流程及配套,確保運力到位和人群管理有序、安全,無須旅客排長龍,此外亦要民間的配套能配合政府。他強調盡可能作出最大人數安排,且會按實際情況靈活調校,若「通關」初期安排暢順,經觀察一段時間,就可以進行第二階段人數安排。

目前,內地抵港人士來港前無須快測陰性結果,抵港第二天只須接受一次核酸檢測,亦無須快測,而海外及台灣地區來港前則要有快測陰性結果,除抵港當天及第二天接受核酸檢測外,抵港首5天也要快測。李家超宣布,為發揮香港聯通世界的優勢,及準備與內地恢復人員往來,今日起劃一抵港人士來港前的檢測要求,無論是內地、澳門特區、台灣地區或海外地區來港,均須於航班起飛或抵港前24小時內進行快測,或在48小時內進行核酸檢測並取得陰性結果,保存載有檢測結果的照片或檢測報告90天,以備政府人員查核。抵港後無須再接受核酸檢測,統一改為抵港首5天進行快測。抵港者的「臨時疫苗通行證」安排亦同時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