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經濟學家 宋清輝

推動製造業回流是奧巴馬政府執政以來,美國各屆政府的政策主基調。觀察到,奧巴馬政府、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均採取過不同的措施促進製造業大力回流,以保障美國就業、經濟穩定增長。特別是在拜登政府推動下,台積電巨額「投資」美國,已經由「台積電」變成「美積電」,警鐘似乎已經正式敲響。美國當地時間12月6日,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護台神山」台積電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新廠舉行首批機台設備到廠典禮,包括美國總統拜登等政要與蘋果執行長庫克等科技巨頭都出席了這場盛會。拜登在參觀台積電廠區時表示:「夥伴們,美國製造業回來了!台積電引入美國是一件大手筆的事,現在我們把供應鏈帶回美國,這足以改變遊戲規則。」

從當前的形勢來看,美國政府力促製造業回流美國很有可能會取得成功,雖然難度看似不小。特斯拉在加州生產電動汽車的工廠就是一個最佳的案例,美國的軍工、汽車製造在全球範圍內首屈一指,這也成為美國重塑製造體系的一股核心力量。過去20多年,美國向世界輸出了大量風靡世界的品牌,預計未來5至10年,美國將會結束大量外包和代工業務,轉向支持美國國內的製造業。

據清暉智庫統計,美國政府開始重視引導資本重新回流製造業,已經讓蘋果公司、通用電氣以及福特等一些大公司,紛紛向美國製造業投入新的資金或正計劃投入新的資本。美國製造業預計將會實現接近10%的年增長率,從而成為美國經濟增長最快的領域和新的引擎。

美資轉移生產線非不可能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即便是基於勞動力成本考慮,蘋果公司等企業,將生產線遷回美國也是完全有可能的。例如蘋果公司目前在全球的組裝供應商中,有10多家位於中國。但是這些供應商在蘋果公司合作的過程中,均處於非常弱勢的地位,幾乎沒有多少話語權。蘋果要求供應商把生產線轉移到美國,我相信其中一部分的供應商可能會選擇服從。為什麼?一方面是增加的物流和人力成本由蘋果公司承擔大部分,另外一方面是,美國政府對供應商在美國新建的工廠給予一定的補貼。此外,還有美國政府大量的優惠條件,例如減少監管、稅收優惠等等。

蘋果計劃把部分生產線轉移回美國,並非天方夜譚,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考慮到蘋果公司龐大的供應鏈規模,回流美國本土製造計劃全部完成,預計至少需要5年左右的時間。但是,屆時一旦回流美國,美國無疑將會是下一個(手機)製造大國。

然而,即使製造業回流美國,中國製造仍具有相當的比較優勢。除了勞動力成本問題,製造業涉及的熟練產業工人、產業配套,美國短時間內難以解決這些問題。但從深層次進一步來講,減少對製造業回流相關企業的監管和降低企業稅,則有利於擴大美國就業市場,而且還有利於促進美國機器人行業的快速發展,蘋果公司等企業或將成為此舉最大的受益者。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就眼下而言,以廉價的人力資源生產iPhone仍是比較經濟的做法,因為使用機器人製造高端手機、電腦的成本仍然居高不下。但是長遠來看,工業機器人綜合成本低於人力成本是大勢所趨。受益於製造業的回流,美國工業機器人市場或將會迎來極速發展。

不過,長期以來,美國技術人員主要從事研發與設計,很多大學甚至早就關閉了製造技術和製造科學方面的專業和課程,這是製造業回流美國面臨的一大短板。

如果全球投資、產能回流至美國,對中國來說,總體上機遇大於挑戰。例如蘋果公司的上游供應鏈層面,其中約有一半在中國。但是,中國製造業目前生產加工過程中用到的相當大部分的原材料、設備和生產工藝等,卻均來自美國。

在蘋果公司的影響和富士康的鼓動之下,預計大部分中國供應商都可能會選擇跟進,即在美國本土建立生產線,滿足富士康生產的配套需求。在中、日、台等投資成本進一步上升的背景下,三地的企業家們也可能想去這一個更低稅率、較高回報的地方所帶來的投資機遇。

中企抓緊機遇打入美市場

我認為,部分有實力且有夢想的中國企業,也可以借助部分製造業回流美國的機會,搭上這趟回流「便車」直接打入美國市場。如果中國企業能夠借助美國本土的先進科技以及初創企業經驗,完善高端製造技術,亦將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因此,一再強調中國製造業成本低的觀念亟需改變,中國企業也需要重新認識美國製造業回流給中國帶來的歷史機遇,並緊緊抓住機遇。

作者為著名經濟學家,著有《強國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