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青年科學院院長、港大協理副校長(研究及創新)岑浩璋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綜合各權威學術研究平台資料,充分顯示香港科研人員的出色成就及扎實研究基礎。近年香港各大院校都積極支持科研及相關教學和國際交流,特區政府加強投入資源推動科創發展,都令科學家更有空間專注做好研究。

岑浩璋認為,香港需要繼續發揮所長,推動優質的基礎研究,做好科創的上游工作,繼而與大灣區其他城市相互補足,幫助科研落地轉化,使國家科創產業鏈更完整,並期待更多青年科學家為香港的科研發展出謀獻策,為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研中心、為中國建設成為創新型國家出一分力。

他認為,香港在積極招募更多全球領先的科學家、研究所和公司來港的同時,亦要為科研人員增加研究資助及擴闊國際交流機會,長遠來說,更需要持續加強培養更多科研人才,特區政府應更多投放資源於科普教育,包括加強在中小學推動STEAM(科學、科技、工程、藝術、數學)教育,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提高其選修科學、數學的機會及知識水平,亦要致力推動創科氛圍,令家長及學生認識科學、科研的重要,以及額外撥款資助中學生在大學的實驗室實習,以鼓勵他們在升大學前多接觸科研。

應善用制度優勢

發揮「超聯人」角色

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行政總裁葉成輝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亦指,國際評比證明香港科研人員具備雄厚實力基礎,下一步應善用各方面的制度優勢,包括已建立的國際地位、研發能力、科技基礎設施、法律制度及知識產權等,例如普通法制度有利與體制相近地區的雙邊經貿發展,亦可發揮國際科研及商業平台的作用。

他提到,新冠疫情後,全球對科技需求急增,包括通訊科技、物聯網、金融科技、建築科技及教育科技等,香港有力協助西方公司打進亞洲特別是內地市場,或是協助內地公司走向國際,多方面發揮本港「超級聯繫人」的角色。

對於香港的年輕科研人員,葉成輝認為,他們必須要了解香港優勢及需要,以及大灣區的龐大發展潛力。他形容,當前香港的科研人才既能獲得特區政府投入的支持,亦可受惠內地科創市場的發展,可謂「兩邊的甜頭都吃得到」,而兩地的需求及優勢不盡相同,亦有利香港青年科研人員與內地人才優勢互補,互相促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