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反貿易規則

美國多次宣稱中國等競爭對手國家涉嫌「違反貿易規則」,實際上真正被世界貿易組織(WTO)多次裁定違規的反而是美國。世貿爭端解決小組本月初便裁定,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對進口鋼鐵和鋁徵收關稅屬於違規。世貿在前年也裁定,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違反世貿規定。

打壓自由競爭

自詡奉行自由市場競爭的美國,卻多次藉霸權打壓對手,維護自身科技領先及產業優勢地位。早於1980年代,美國便祭出高額關稅和強制規定市場份額等「重拳」,打擊東芝、日立等日本半導體企業。2013年,美國又以違反《反海外腐敗法》為由逮捕法國電器企業阿爾斯通高管皮耶魯齊,其後對他提出訴訟並對阿爾斯通處以巨額罰款。在美方施壓下,阿爾斯通最終將相關業務部門出售給主要競爭對手美國通用電氣。

強行施壓盟友

美國一面施壓盟友限制對中國等競爭對手出口商品,一面為自家企業暗中「開綠燈」。荷蘭半導體設備製造商阿斯麥行政總裁溫彼得近日就質疑,阿斯麥約15%銷售額來自中國,但在美國施壓下限制向中國出口先進光刻機,然而此舉卻讓銷售替代技術的美國公司獲利,美國半導體供應商就有25%甚至30%銷售額來自中國。

奉行保護主義

美國始終拒絕承認奉行貿易保護主義,不過今年能源危機期間,美國藉廉價能源吸引大量歐洲企業赴美,就引來歐洲盟友不滿。法國總統馬克龍直言,美國為某些行業提供的補貼份額高達80%,以極低價格在本地銷售能源,卻以破紀錄的價格向歐洲出售天然氣,批評「他們製造了雙重標準。」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