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翁怡)冬至是一家團圓聚餐的日子,不少家庭都按照傳統聚首一堂,昨日已有市民到街市買餸準備今日做冬。香港文匯報記者昨日到北角春秧街街市採訪,看到不少市民推着手推車滿載而歸。有市民說:「過冬煮餐好,最緊要一家人食得開心。」檔販則表示,部分市民外遊,使留港過冬人數減少,生意不及往年。
昨日街市人流比平日多,不少市民提早一天買餸準備做節。有市民說:「冬至正日街市太多人,揀唔到好餸菜,而且可能會加價,提早一天買餸備在家方便好多。」
市民徐先生打算今天與家人在家聚餐,「在家做冬是最好的選擇,食得自在。」林太同樣選擇在家做冬,「家裏更有氣氛,今年冬至比往年更有過節氣氛,可能因為天氣凍。」同時市民擔心疫情反覆而選擇在家做節,林太表示因為疫情而不願意外出吃飯,「知道政府放寬防疫措施,但始終每日上萬宗,希望香港可以盡快恢復以往生活。」施女士則為免交叉感染,非同住家人各自做節,「打電話問候就可以了。」
店主嘆熟客外遊成本升
不過,有不少店主認為出入境防疫措施放寬,令生意受到影響。經營水果店二十年的華姐表示,現時市場消費都很平淡,而且之前的「0+3」等檢疫措施,使大約七成的熟客都已外出旅遊,減少買食材過節,少了回頭客的生意,生意現在越來越難做了,故不敢入貨。金海肉食公司負責人陳先生認為現時政府放寬防疫措施,很多市民去酒樓過節,也影響街市今年冬至的生意。
亦有店主認為受疫情影響,本港的經濟元氣未復,顧客做冬「慳住使錢」,加上食材成本增加,令生意慘淡。龍華蔬菜的店員黃女士直指生意「好差、差咗一半」,她表示進貨成本上升,但是怕客人不買,零售價不能調升,生意較往年淡薄。經營魚檔三十年的負責人余先生稱,今年銷量比起去年差了,都入少了貨,「今年好多人買東星斑,也是百幾二百蚊的貨色,不過別說冬至了,平時每個月的生意收入都少很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