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atGPT支持中文應用 專家憂引發虛假信息擴散
美國人工智能(AI)研究實驗室OpenAI日前推出新款文字生成語言模型工具「ChatGPT」,很快吸引全球逾100萬用戶,引發社媒熱議。只要用戶打字提問或輸入指示,這款「對答如流」的AI就能以中英文等多種文字,利用近人類語氣對話、編撰程式代碼,甚至撰寫短文。不過AI技術專家提醒,ChatGPT仍會給出事實性上錯誤的回答,虛假信息問題還有待後續改善。
簡而言之,ChatGPT是一款由AI技術驅動的聊天機械人程式。研究團隊利用大型開源數據庫,讓ChatGPT的語言處理器收集分析,依照更多話題給出符合邏輯、基本常識的回答。由此一來,ChatGPT能展現不少驚人能力,不論是「修正一個代碼錯誤」,還是「以莎士比亞的風格寫一段劇本」,甚至是「完成美國大學入學考試SAT寫作部分」,都能交出似乎質素不錯的答案。
數據過時 錯誤資料難分真假
不過ChatGPT也暴露出不少問題,由於數據集並非實時更新,ChatGPT現時的回答都會停留在去年底,例如向其諮詢今年發布的蘋果iPhone 14系列,就得不到任何回應。數據庫內混入的錯誤資料,也不時讓ChatGPT犯下低級錯誤,偶爾會給出看似合理、實則與事實不符的答案。這些回答經過語言包裝顯得真假難辨,不知不覺就或成為謠言推手。
不少網友亦發現ChatGPT會計錯基本算術,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是ChatGPT是個基於語言的大數據模型,它擅長邏輯推理,但並不能執行標準的電腦演算法。而且它目前也沒有網頁瀏覽功能,無法連線到一些線上計算功能的網頁去求解。ChatGPT亦已向使用者坦言,程式不懂算術。
ChatGPT的興起,讓不少人都想起一度被Google一名工程師當作有「自主情感」的聊天機械人程式「LaMDA」。相較利用神經網絡技術、專門為與人類對話研發的LaMDA,ChatGPT分析整合海量數據的設計,更接近於蘋果公司的「Siri」或是亞馬遜的「Alexa」等AI助理軟件。在此基礎上配合強化學習,讓AI盡可能以接近人類的思考方式給出答案,才逐步讓ChatGPT達到「侃侃而談」的效果。
免費試用 利用大量用戶反饋
由此一來,ChatGPT今次打出免費試用招牌,正是OpenAI希望盡量利用大量的用戶反饋。有分析指出,ChatGPT是否轉為收費使用料是兩難決策,若繼續免費推廣,後續高昂成本料難以負擔,錯誤信息也可能不斷增加。但轉為收費也會極大削減用戶基數,很難收集更多資料。
OpenAI表示,ChatGPT如今可以質疑部分錯誤提問或拒絕不當請求,但仍遠稱不上完美,「ChatGPT可能偶爾會生成不正確的信息、產生有害的指令,或是提供有偏見的內容。公司會繼續改進這項AI技術。」
AI技術專家霍華德也提醒,大型科企推出的AI系統多已在網絡平台上被廣泛使用,科企本身很難阻止人們利用來散播虛假消息,所以任何用戶都要注意甄別信息真偽,「我多年來都在警告這一點,現在很明顯,(AI系統引發虛假信息擴散)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綜合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