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森

朋友誤以為清代以後才有「中國」的說法,可能是歷朝政權都有國號(唐宋元明清那些朝代名),便忽略了古人亦常說「中國」。今回略談漢末三國鼎立前的大事。因為《三國演義》的緣故,這段歷史延伸出的民間故事、藝術創作最為國人津津樂道。東漢末獻帝建安年間,權臣曹操把持朝政,即所謂「挾天子以令諸侯」,在與各個割據勢力周旋時,就佔了法理上的便宜。平定北方袁紹家族的勢力之後,揮軍向南。掌控荊州的劉表急病逝世,次子劉琮以荊州北部降曹,劉備當時正依附劉表,戰敗後率殘部退到荊州中部,力圖頑抗。

孫權繼承長兄孫策的基業,長江下游的地盤此時已與曹操的勢力接壤。孫權部下分裂為戰降兩派,令他猶豫未決。劉備派諸葛亮前去游說結盟、合力抗曹。後來就有「赤壁之戰」,結果孫劉聯軍取勝,延緩了統一數十年之久。若是曹勝,當可在有生之年統一全國。

孫吳大將周瑜是主戰派,認為:「操雖託名漢相,其實漢賊也。」他分析曹操總兵力:「今以實校之,彼所將中國人,不過十五六萬,且軍已久疲,所得表眾,亦極七八萬耳,尚懷狐疑。夫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眾,眾數雖多,甚未足畏。」語出《三國志》裴松之註所引晉人虞溥所著的《江表傳》。周瑜說的「中國人」來自今天華北地區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各省,是曹操原來兵力加上從袁紹那處來的降兵。再加自荊州劉表的新得兵源,總數才20多萬。北方「中國人」已「疲病」,剛加入的荊州兵則「狐疑」(有疑慮而未必能盡力效命之意),結論是雖多而未足畏。

諸葛亮的說詞也用了「中國」,《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將軍量力而處之,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不能當,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將軍是對孫權的敬稱。吳越是指原來戰國時代吳越兩個的舊國境,吳可以是江蘇省的別稱,越則可指浙江省。此外當時孫權的地盤還包括了安徽和江西兩省的部分地區。「中國」則指曹操掌控的中央政府和中原地區。放在孫權前面有兩條路。一是「抗衡」,就是絕交而在戰場上決真章;一是「歸順中央」。古時君臣在朝堂上見面,是皇帝坐北向南,臣下則面向北方。所以便有「南面而王天下」和「北面事之」的說法。

周瑜與諸葛亮分別是孫權劉備兩家的重臣,孫劉都領受漢朝中央的官職,卻隨時可以選擇不服從「代表」中央的曹操丞相,甚至武力對抗,就是當時的政治形勢。「中國」作為政治和地域的概念,割據力量都是敢於反抗的。後來孫權出兵3萬,劉備集合荊州約2萬兵力,兩家仍是以少勝多。

後來「魏受漢禪」(史家多定性為曹操的兒子曹丕篡漢自立),曹魏政權亦以「中國」自居了。曹丕時對河西酒泉、張掖用兵獲勝,敦煌獻上「徑寸大珠」,曹丕問侍中蘇則可否再求得寶珠,蘇則卻潑冷水,言道:「若陛下化洽中國,德流沙漠,即不求自至;求而得之,不足貴也。」曹丕為之默言無語。

今時國家與阿拉伯世界發展戰略合作,協助諸國基礎建設和經濟轉型,不正正是「化洽中國,德流沙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