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不是固定的,而是不斷流動的,它無時無刻都在發生變化。特別是現今這個網絡時代,語言和詞彙的變化尤為顯著,當中產生了不少新詞,且被網民廣泛使用,我們稱之為「網絡流行語」。如果你不經常上網,只是偶爾瀏覽各大社交平台的話,很可能會曲解某些詞語的真正意思。而這些網絡流行語是怎樣產生的呢?我嘗試總結一下。

一、舊詞新用

所謂「舊詞新用」,即是選取現有的詞語並賦予新的定義。如「天花板」一詞,原先是指一座建築物室內頂部表面的地方。不過現今卻產生另外一層含義,指到頂了,程度非常高,難以被超越。舉個例子,「張學友的歌唱技術真是華語樂壇的天花板」或「這部電影可說是科幻片中的天花板」。

二、諧音詞彙

顧名思義,選同音或近音的字,用他字來代替本字,從而產生不同的意義。如「鴨梨很大」,乍看之下,不就是指這個梨子很大嗎?但如果你聯繫上下文,會發現其實是指「壓力很大」。因為在普通話中,「鴨梨」和「壓力」只是第二個字的聲調不同,故取其諧音。因此,不管日常對話中,還是使用拼音輸入法打字,都容易說錯或打錯,久而久之,「鴨梨」便有了壓力之意。同為諧音的常用詞語有「筆芯(比心)」「神馬(什麼)」等。

三、反諷意味

「您可真是臥龍鳳雛啊!」中的「臥龍鳳雛」,原本出自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中,「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本意是讚揚軍事奇才諸葛亮(臥龍)和龐統(鳳雛)的過人才智。不過在現今的網絡流行語中,臥龍鳳雛卻成了調侃的意思,說的是反話,明褒暗貶對方的能力太弱了,實在太笨了。如果你不清楚真正含義的話,被人調侃而不自知,還在暗自得意呢!

四、拼音縮寫

「YYDS」,這幾個英文字母不時會出現在網絡上,看起來並不像英文單詞的縮寫,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如果你熟悉漢語拼音,所謂的「YYDS」,其實就是「永遠的神」漢語拼音首字母的縮寫,意思是讚揚某人或者某物非常厲害,如同神一般的存在,無可比擬。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這樣使用,如香港的擊劍運動員張家朗真是「YYDS」;這家店的燒鵝真是「YYDS」。

雖然這些網絡流行語新奇有趣,但終究不符合現代漢語的語法規範。若要學好普通話,還須從正規的渠道學習。閒暇時,不妨多看普通話節目,例如《新聞聯播》《舌尖上的中國》等。不僅可以鍛煉自己普通話的聆聽能力,也可以學習節目嘉賓的說話方式。時間一長,你的普通話自然就「YYDS」啦。

◆ 鄧景賢(香港普通話研習社創辦於1976年,是香港地區首個專注推廣普通話的民間團體,並致力提供各類型的普通話課程。)

隔星期四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