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健成 選委會委員 新界潮人總會主席

香港同很多國際大都市一樣,每天都會面對塞車嚴重的問題,其中港島與九龍之間的三條隧道分流不均的問題纏繞多年。尤其是早上及傍晚的繁忙時段,就連並非過海的車輛及道路都會受紅隧塞車影響。11月30日,運輸及物流局向立法會提交文件,政府將分階段實施三隧分流方案。這也是政府第四次提出關於三隧分流的方案。

根據運輸署數字,紅隧在繁忙時間的車流量,已超出其設計容量的69%至77%,東隧車流量亦已超標38%,但西隧卻仍有10%至14%的剩餘容量。基於西區海底隧道專營權於明年8月1日屆滿,此次文件提出,政府計劃接收西隧後,首階段西隧私家車收費由75元減至60元,紅隧由20元增至30元,東隧就由25元增至30元,即紅隧、東隧私家車全日劃一收費30元,的士則劃一收25元,其他車種收費維持不變。

此次以調價來分流三條隧道的車流,緩解香港多年來的交通擁堵問題,對整個香港社會固然是好的,但真正實行起來落實到每個人身上的時候,未必都很樂意加價。這也是過去政府三次提出三隧分流之後,最後都無疾而終的真正原因。因為無論政府的方案是如何調價,但永遠不會完美到所有人都滿意。兩碗水都很難端平,何況是三碗水呢?

學習內地推動智慧交通

過去三隧有不同的收費機制,造成有的堵車、有的暢通,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反而是適應社會的需求。因為時間的價值對於每個人都不一樣,總有人寧願耗時排隊過便宜的紅隧;但對於一些生意人來說,時間就是金錢,寧願多給錢去西隧行快速通道,所以過去的存在未必是不合理。反之如果劃一收費之後,就難以滿足願意通過多花錢來買時間的人的需求。

所以無論哪種方案都一定會有人受益,但一定有人受損。這也是過去幾次關於三隧分流的方案總是被否決的原因。但也不能因為三碗水端不平就放棄解決香港交通堵塞的問題,如可以通過分時段收費,上下班高峰階段調高收費,閒時階段調低收費;又或者學習內地一些先進城市搞智慧交通的做法,運用科技手段按各條隧道的實際車流量實時調整收費,運用市場力量去調節車流量。

雖然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完美的折中方案去解決香港的塞車問題,但筆者相信只要勇於不斷去嘗試,定能摸索出一套合適我們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