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結香港基金昨日舉行記者會,介紹「創科博覽2022」的內容和特色。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市民將可於博覽會中手持冬奧史上首支氫燃料火炬「飛揚」實物「打卡」影相。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創科博覽2022」首次來港展出的「星級展品」—「天問一號」模型。主辦方圖片
◆「創科博覽2022」首次來港展出的「星級展品」—「奮鬥者」號模型。 主辦方圖片
◆「創科博覽2022」首次來港展出的「星級展品」—「祝融號」模型 主辦方圖片

「創科博覽」展50項國家級展品 市民可手持冬奧火炬「打卡」

創新科技正在引領香港以至整個國家的未來發展,鼓勵香港市民,特別是青年學生投入創科氛圍,更是推動創科的關鍵。團結香港基金昨日宣布,其主辦的「創科博覽2022」將於12月12日至22日在會展舉行,市民無須登記,免費入場。是次博覽將呈現國家「十三五」規劃期間,在航天、陸地、深海、智能、生物科技五大領域的重大科技創新成就,當中國家級展品約50項,更有多項「星級展品」如火星車「祝融號」、自主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模型等均是首度在港亮相。屆時市民還可手持冬奧史上首支氫燃料火炬「飛揚」實物「打卡」影相,並可再次在港近距離接觸月球土壤實物樣本。◆香港文匯報記者 姬文風

團結香港基金以往曾舉辦三屆創科博覽,每年吸引數以十萬計市民入場,經歷過去近三年因疫情停辦後,今年復辦重臨,並提供更多沉浸式創科體驗。基金昨日舉行發布會介紹指,創科博覽2022獲得國家科技部支持、中國科學技術交流中心協辦,獲創新科技署「創新及科技基金」資助,並得到特區政府及中聯辦的全力支持。

基金總裁鄭李錦芬表示,是次博覽會將集合載人航天、探月工程以及惠及民生的航天科技作全景展示,亦設有一系列多元趣味的虛擬體驗設施、創科講座、科學表演、工作坊等,讓香港市民切身感受創科體驗。展品方面以呈現國家「十三五」規劃期間取得的重大科技成就為主,展出國家級展品約50項,當中多項更是首度在港亮相(見表)。

她提到,博覽另一亮點是航天科技探索的全覆蓋,「大家都聽過不同的載人航天科技專項,如神舟載人飛船、天舟貨運飛船、長征系列火箭;探月工程專項如『嫦娥四號』、『嫦娥五號』、月球表土樣本;與市民息息相關、覆蓋全球的『北斗三號』衛星。這些航天科技成就都會透過模擬實景展示公眾眼前。」

虛擬體驗火星漫步

是次博覽並設計了一系列的創意場景,例如配合中國載人潛水器「奮鬥者」號,讓參觀者「體驗」深潛一萬米;及可「乘坐」磁浮列車「感受」600公里時速。會場還有多元的虛擬體驗(VR/AR)設施,包括火星漫步虛擬體驗、探月工程虛擬體驗、虛擬空間站出艙、航天服虛擬拍照等。鄭李錦芬相信,博覽會一系列多元趣味的科普新體驗,將吸引不少青年朋友到來參觀。

展出25項港產科研成果

此外,博覽同場展出「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科研成果」,由香港各大學資深科學家評委會,評選出25項具代表性的香港研究成果,包括由香港理工大學研發、助力國家月球和火星探測的先進太空儀器及遙感系統,及香港中文大學研發、已被全球90多個國家採用的「無創性產前診斷技術」等。

評委會成員、理大副校長(研究及創新)趙汝恒表示,25個獲選香港科研成果可歸納為醫療和健康科學、通訊和自動化、文化和智慧生活、環境和食品科學、材料科學和微電子五大範疇,它們來自本港八所大學及四所科研機構,「在評審過程中,我哋好看重科研項目的創新性、科技性、獨特性,以及其成就、影響力,以至其展示方式,是否可以達到教育目的,從而為公眾帶來啟發。」

博覽重點展品

創科博覽2022

主題:科技引領未來

展期:2022年12月12日至22日

地點:香港會議展覽中心3F-G展廳(免費入場)

網址:https://ourhkfoundation.org.hk/innotechexpo2022/(學校及團體登記導賞、創科講座、科學表演及STEM工作坊細節)

首次在港展出的「星級展品」

◆中國第一輛火星車「祝融號」

◆中國第一個自主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的着陸平台

◆「地表最快」世界首套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

◆「地下蛟龍」中國挖掘隧道最大直徑盾構機「京華號」

◆創造中國載人潛水器深潛新紀錄的「奮鬥者」號

◆實現世界首次萬米海底超高清實況直播的「滄海」號、「凌雲」號全海深視頻直播系統

◆冬奧史上首支氫燃料火炬「飛揚」實物

其他實物展品

◆艙外航天服及艙內航天服

◆「嫦娥五號」月球樣品「明月照我還」

◆Panda5仿生四足機械人

◆5G基帶處理器內核芯片

◆多機械人跨域火炬傳遞技術研究與系統示範應用

◆助力外骨骼機械人

◆滑雪、冰壺和導盲六足機械人

◆國藥中國生物抗擊新冠科技攻關成果

部分香港科研成果展品

◆醫療診斷(香港中文大學)

◆先進的太空儀器及遙感技術,為國家的月球和火星探測任務作出貢獻(香港理工大學)

◆智能健康樂齡技術(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

◆個人化實時空氣污染風險信息系統(PRAISE-HK)(香港科技大學)

◆高效蒸鍍型和可溶加工的鉑和金發光材料及其OLED的實際應用(香港大學)

十大「打卡位」

◆太空遨遊(超大型裸眼3D太空人互動LED)

◆「天宮」築夢(中國空間站)

◆火星探險(祝融號、天問一號)

◆月球漫步(月球土壤、「嫦娥五號」)

◆地下蛟龍(「京華號」盾構機)

◆時速之旅(「地表最快」600公里磁浮列車)

◆高鐵縱橫(「八縱八橫」中國高速鐵路網)

◆深海探秘(「奮鬥者」號深海下潛270度沉浸體驗)

◆香港驕傲(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5周年科研成果)

◆冬奧聖火(冬奧火炬「飛揚」實物配合開幕式雪花造型)

資料來源:團結香港基金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姬文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