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消防處下月起到黃大仙區30多間中小學推廣中式步操,消防處及黃大仙區步操推廣委員會、黃大仙民政事務處昨日在消防及救護學院舉行「黃大仙區中式步操訓練計劃」啟動禮,期望將計劃推展至社區,培養青少年國民身份認同。
先到黃大仙區逾30校
消防處下月起在黃大仙區30多間中小學推廣中式步操,每星期派儀仗隊和消防及救護青年團人員,教授學生中式步操及升旗儀式,每次訓練約1.5小時,為期3個月,第一階段會與黃大仙區37間中小學合作,教授500名學生,未來亦計劃擴展至其他學校。
有學生表示,學習中式步操的難度在於協調。中五學生陳同學說:「向左、向右轉,看上去很輕鬆,但真正做的時候,腿好像不屬於自己了,很難控制協調。」
負責教授的消防處儀仗隊領隊葉泰逸表示,對學生來說,學習中式步操最大的挑戰在於專注力,為了令學生更專注及容易上手,會透過遊戲來學習,如透過小比賽,看誰做得比較好,增添一點趣味,讓他們覺得有成功感後才會有興趣繼續做下去。
消防處處長楊恩健表示,消防處一直致力推廣青少年發展,於去年12月成立消防及救護青年團,今次計劃亦反應熱烈,參加人數比原先預計的多,參加的同學對中式步操感到新鮮,在過程中亦十分投入,已有其他地區就相關計劃與消防處聯絡,期望透過不同訓練,包括中式步操,讓青少年更認識國家,培養正向思維,以及他們的愛國情懷,同時提升青少年紀律態度、合作精神以及加強他們的國民身份認同,希望參與學校的同學日後能在重要儀式展示步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