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現屆特區政府大力推動本地文化產業發展的時刻,在香港唯一可算是「行業」的粵劇卻未受主政者垂青,其中一項原因是市場份額不大,觀眾數目停滯不前。

從2005年粵劇發展基金成立,至今已15年多,對於粵劇發展諮詢委員會成立時,粵劇界提出的演出場地不足和缺乏青年人入行兩大主要困難,現在已經獲得相當程度的紓解。粵劇界一般認為現時演出場地大致可應付業界的需求,戲班亦因而不租用租金較高昂的新光戲院,使被譽為「粵劇基地」的它騰出大量檔期作其它表演用途。至於培訓青年演員方面,雖然沒有具體數字,但一大批新秀加入粵劇行業是有目共睹的事情。

演出場地增加了,演出場次自然增加,觀眾入場看戲的數字理論上應該有一定比例的增長。但實際如何,我根據2007年至2019年藝術發展局的香港藝術界年度調查報告的資料(不包粵劇神功戲),整理出每年的戲曲演出場次、粵劇演出場次和戲曲觀眾入場人次。我選了2007年至2008年的數據作第一年度的資料,理由是考慮到2007年是粵劇發展基金成立的第3年,經過3年的運作,粵劇發展基金對業界的影響也應該呈現。另外,戲曲演出場次和戲曲觀眾入場人次也包含其它戲曲劇種和粵曲演唱會,可惜自2015年和2016年起,香港藝術發展局的調查報告已先後不發布上述兩項資料。但根據2008年至2014年發表的數據,其它戲曲戲種演出場次佔戲曲演出場次在百分之十至十五之間;而根據2008年至2015年發表的數據,粵曲演唱會的演出場次大約500場至650場之間,兩者均不見有持續的上升趨勢。因此有理由相信,演出場次的持續上升是由粵劇帶動。

根據數據顯示,戲曲演出場次由2008年的1,134場,逐年上升,到2019年達1,857場;而粵劇演出場次由2008年的566場,亦逐年上升,到2019年達1,017場,升幅接近一倍。可是戲曲觀眾入場人次沒有隨着演出場次的增加而大幅增長,2015年至2019年更緩慢下跌。2019年的930,000人次比2008年的967,056人次還低。

總體而言,數據顯示戲曲觀眾的入場場次在過去15年只是「窄幅上落」可以用「穩定」一詞來形容。 ◆文︰葉世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