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減少核酸檢測過程中的交叉感染,北京部分區域開始啟動核酸自助採樣,有社區要求居民先自測抗原陰性後才能去指定核酸點位做核酸檢測。圖為夜色中北京一處核酸檢測點,工作人員正在查驗登記。香港文匯報記者馬曉芳 攝

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有社區要求先抗原陰性再核檢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曉芳 北京報道)香港文匯報記者從24日舉行的北京市新冠疫情新聞發布會獲悉,23日北京市新增509宗本土確診病例和1,139宗無症狀感染者,其中328宗為社會面篩查人員,佔新增確診者比例超兩成。香港文匯報記者獲悉,為減少核酸檢測過程中的交叉感染,北京部分區域開始啟動核酸自採,有社區要求居民先自採抗原陰性後才能去指定核酸點位做核酸檢測。據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11月24日通報的疫情數據,內地11月23日報告新增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3,927宗,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者27,517宗。

在北京,新增病例數持續高位增長,部分區域開始試行核酸自採。香港文匯報記者了解到,北京豐台多個社區的居民23日在家完成了自助核酸採樣,想要嘗試自採的居民可自行在「核酸試劑」箱裏取一份「自測物資」,包括一管粉色試劑和與家人數量相等的棉籤,並做好登記。居民按照操作指南,一家人使用一管,採集完成後裝進封裝袋,再自行投放到社區設置的「採樣樣本」回收箱即可,每天上午11點和下午3點兩個時段有工作人員取走樣本箱。

側重於服務網課學生家庭

有市民表示,自主核酸採樣不用排隊節省了時間,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風險。香港文匯報記者查閱發現,市民核酸自採需先掃碼或搜索「聲智健康」小程序,點擊掃描試管碼,填寫詳細住址信息並上傳數據。核酸自採完成後,在小程序內點擊「我的核酸」,即可在核酸檢測紀錄中查詢到核酸檢測結果。據悉,目前北京市核酸自採服務還在試行階段,側重於服務網課學生家庭,大病或重疾老人家庭。

北京市豐台區一社區日前向轄區居民發布消息,通知自22日開始,居民需先自測抗原陰性後,拿着陰性試劑盒才能去社區指定核酸點位做核酸檢測,如居民自測抗原結果陽性要立即向社區報告。

自採基於減少聚集理念

「核酸自測相當於抗原檢測的『翻版』,算是一種新嘗試,具體效率還有待觀察。」一位公衞專家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北京開始核酸自採,主要還是基於減少聚集的理念。」一方面,核酸檢測需要居民外出排隊,這個過程中,存在交叉感染風險;另一方面,很多基層城市的核酸檢測能力跟不上,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所緩解。

事實上,北京並非首個開展核酸自採的城市。11月18日,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轄區的康巴什區開展自採核酸培訓演練,不同的是,居民需外出至核酸採樣點,在核酸檢測人員的指導下,進行自採。

流行病學專家、復旦大學公共衞生學院教授姜慶五告訴媒體,任何一項檢測措施,尤其需要在大規模人群中開展的程序,需要國家藥監局層面的審核、批准和評價,以平衡檢測質量、技術可行性等問題。在簡化防疫措施和紓解醫療資源壓力的前提下,保證檢測結果準確性是基本要求。

專家:加強抗原檢測應用

11月20日,「北京通州發布」公布了11月13日以來通州區的風險點位。有媒體查詢發現,在列出的70餘個風險點位中,核酸檢測點和核酸採樣點出現的次數超過30次,除去重複的,有超25個核酸檢測點涉入其中。一位病毒學家表示,逐步採納核酸自採和抗原檢測,是防疫走向科學精準和可持續化的有益嘗試。自採既適用於核酸檢測,也適用於抗原檢測,「相較而言,抗原檢測的優勢更明顯」。這位病毒學家說,儘管中國抗原檢測試劑在全球防疫中發揮了巨大作用,但內地目前還沒有將其充分應用起來,未來應該逐步加強抗原檢測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