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作

我在管理學上最近學到的兩點,是領導者最好是被懼怕的,以及話要說得夠直接、開門見山。這是我女友教我的,在書本上不斷看到的,而我近月才真正掌握到的道理。

我曾經去算命,算命師傅說了一個之前就有前輩告訴我要留意的問題——老是對每個人都太好太給面子,總是想討好人。結果呢?很多人都不會開心,最後傷心的是自己。

在經營了自己的團隊兩年多後,不得不說我就是得出了這樣的一個結論——不嚴格、不把心裏話說出來,到頭來自己吃虧。

一般人會認為,保持客氣,讓氣氛融洽,好來好去,大家和諧共處才能共創美好未來。但在我的經驗裏,這樣只會縱容大家,讓水準降低,大家得過且過,最後軍心散漫什麼都做不了。

很多領導生怕話說得太狠,嚇跑下屬,然後讓很多人意興闌珊。我覺得,具體的模式,應該如下:

首先,要在成員加入之前,先小人後君子,將狠話說清楚,把規矩訂好,然後讓對方完全理解並接受。

很多人連做這點都害怕,怕一開始弄得太僵。我的經驗,卻告訴我這只會令對方對你更尊重。至少至少,這給你一種儀式感,讓大家知道這裏是按着本子辦事,有根有據。

好了,這裏的規則,必須是清晰的、有特點的,反映領導者的理念和原則的。這點其實不難,很多人只需要花一點時間總結就已經足夠。

問題在於加入後,是否可以歷久不衰,不斷按着規矩去評核、反思及改進。

也就是說規矩有了,但要持之以恒地執行才是難度所在。當有人沒有跟足,不符合你的要求,你必須要及時講出來,不要等,更不要修飾。

好了,這樣會嚇怕他們嗎?如果會被嚇怕的話,算了吧,其實這些人也不需要留。如此弱的人就不適合留下來跟你一起跑。不要怕過濾走許多不適合的人。重點在於有多少有能力的人能夠留下。只要堅持到底,最後留下的,無論是多少人,都是精英。

沒有人喜歡講真話、深度對話、坦誠交流而帶來的不安、尷尬及恐懼。實際上,要掏心掏肺,就是件很累的事情。但我經歷了一段時間後發現,其實習慣了就好。掏多幾次後,就開始來得自然。我們被社會、教育及文化洗腦,需要的只不過是拋開一些枷鎖,更習慣把自己內心想法總結出來而已。

你會發現,打開心扉的你,會令對方更接受你,然後變得更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