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油「深海一號」 郭若溪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郭若溪)11月24日,被稱為「中國海洋第一展」的2022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簡稱「海博會」)在深圳開幕。今年海博會,總展覽面積6萬平方米,圍繞「科創賦能,共享深藍」的主題,設立海洋港口與航運、海洋油氣與礦產資源開發、海洋電子信息、海洋工程與環保、海洋漁業、海洋生物與醫藥、海洋旅遊與文化等七大板塊,「藍鯨1號」鑽井平台、「深海一號」、大洋號勘探船、「鯤龍」AG600水上飛機等「大國重器」集中亮相,展示中國海洋經濟發展成就以及全球海洋經濟發展及最新成果。

中國海油「深海一號」模型  記者 郭若溪攝

記者在現場看到,中國海油攜「深海一號」「海基一號」和「璇璣」系統等大國重器亮相。據中海油高級工程師潘周全介紹,「璇璣」是我國首條旋轉導向鑽井與隨鑽測井系統,可以實現對地層資料的實時分析,是大幅降低油氣田開發成本、高效開發海洋油氣資源的重要法寶,被稱為地下油氣開發的「眼睛」。

雲洲海洋調查無人船平台 記者 郭若溪攝

本屆海博會,作為無人裝備企業代表之一,雲洲智能重點展出L25海洋調查無人船平台、M40P海洋調查無人船平台和M75B安防巡邏無人艇等3型海洋工程領域主力無人艇實艇,展示了無人艇集群測量技術成果。據介紹,L25海洋調查無人船平台,適用於深遠海域,主要用于海洋探測、海洋地球物理探測、物理海洋探測、海洋生化環境監測等環境,調查測量一體用途廣泛,支持多種設備同時工作,支持調查設備拖曳作業,摺疊升降保障濕端安全,電動掛機推進靈活靜音,柴油供電續航能力增強。

華海通信海底線路分支器 記者 郭若溪攝

在數字時代,全球日益增長的帶寬需求對超長距跨洋通信系統提出了更大容量傳輸和更高系統靈活性的要求。由華海通信打造的全球首個32纖對海底線路分支器亮相海博會,據華海通信品牌經理董航介紹,該產品能滿足Petabit級的業務傳輸需求,還匹配了超大容量長距跨洋傳輸場景下的多登陸點、多方向業務切換等高靈活性需求。此外,由華海通信承建的亞洲快鏈海纜系統,預計於2025年第三季度完成交付並商用。該系統全長約6000公里,其主幹路由連接中國香港和新加坡,分支連接到中國海南、菲律賓及文萊等地,將為區域內多個數據流量中心打造新的通信互聯主動脈,顯著增強區域內的網絡韌性,強化數字經濟時代基礎設施建設。

與往屆不同,本屆海博會上還首次配套舉辦了2022深圳市海洋產業招商大會,挪威船級社(中國)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揭牌、深圳市海洋產業聯盟授牌、發布海洋產業綜合金融服務方案。海博會還採用「線上+線下」模式,搭建經貿合作平台,推動海洋經濟深度融合發展。

2022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在深圳舉行。記者 郭若溪攝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