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凝哲 北京綜合報道)正在中國空間站「出差」的航天員陳冬,近日又創造了一項紀錄:成為中國首位在軌時間突破200天的航天員。2016年,他乘神舟十一號飛船飛天,與戰友景海鵬在軌工作33天,創造了當時中國航天員單次太空駐留時間的紀錄。從神舟十一號到神舟十四號,從天宮二號到中國空間站,陳冬又一次飛天。作為指令長,陳冬與戰友劉洋、蔡旭哲緊張忙碌了170多天。「交會對接」「分離撤離」「轉位任務」等,組合體狀態轉換頻繁。送別了天舟三號、四號貨運飛船,迎來了問天艙、夢天艙,中國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在軌組裝完成……

如今,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已經在發射塔架就位,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蓄勢待發。在太空「出差」的神舟十四號乘組,正進行着最後的任務準備,等待着戰友的到來。

神舟十一號任務 在軌33天

2016年10月17日7時30分,神舟十一號飛船發射升空。

神舟十一號飛行乘組由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組成,景海鵬擔任指令長。約兩日後,神舟十一號與天宮二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工作,形成組合體,景海鵬與陳冬進入組合體展開為期一個月的在軌飛行。

2016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號航天員出征。圖為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左)在出征儀式上揮手。 資料圖片

2016年11月9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指揮中心,同正在天宮二號執行任務的神舟十一號航天員景海鵬、陳冬「天地通話」。

2016年11月17日,世界航天史上第一堂「天地聯講科普課」線上播出。

景海鵬和陳冬在天宮二號太空實驗室完成了三個由香港中學生設計的實驗項目——「水膜反應」「太空養蠶」和「雙擺實驗」。在繁忙的太空任務中,為實現孩子們的科學夢想,航天員變身成為蠶寶寶的「太空鏟屎官」,景海鵬和陳冬逗弄蠶寶寶的有趣場景,是載人航天工程的經典畫面之一。在神十一任務結束後,乘組2017年受邀訪港,並參加紀念香港回歸20周年慶典。景海鵬、陳冬與在地面上的王亞平,聯合帶來精彩的科普課,香港小朋友設計的「太空養蠶」實驗中可愛的蠶寶寶,也在這節課堂上亮相。

在軌期間,陳冬還第一次執行「太空種菜」的任務,他種下了生菜種子,為種子澆水、間苗,在太空第五天的時候,生菜種子就已經發芽。

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號返回艙降落在主着陸場,景海鵬、陳冬創造當時最長在軌飛行紀錄33天後,順利返回地面。

2016年10月17日7時30分,神舟十一號飛船發射升空,兩名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左)在火箭發射瞬間敬軍禮。 資料圖片

神舟十四號任務 在軌超過170天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號飛船發射升空。

陳冬、劉洋、蔡旭哲3名航天員執行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行任務,由陳冬擔任指令長。當日飛船與空間站組合完成對接,陳冬、劉洋、蔡旭哲進入空間站開啟為期半年的在軌飛行。

2022年7月初,空間站回信激勵港青。

神舟十四號任務實施「滿月」之際,陳冬、劉洋、蔡旭哲三名航天員曾在空間站以天地通訊模式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向香港同胞長期支持載人航天事業表達謝意,向香港市民送來祝福。此後,陳冬在中國空間站拆閱並回覆了香港培僑中學學生陳蔓琳的來信,他在視頻中呼籲青少年朋友,「中國空間站,等你來出差。」

陳冬拆閱香港培僑中學學生陳蔓琳的來信。 資料圖片
陳蔓琳收到陳冬的回信。 資料圖片

2022年7月25日,進駐問天艙。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首次在軌迎來空間站的艙段——問天艙,他們開啟艙門,成為入駐問天艙的首批航天員。

2022年9月1日至2日凌晨,完成首次出艙。

9月1日18時26分,航天員陳冬打開問天實驗艙氣閘艙艙門。他衝着鏡頭揮手,並說到:「大家好!我已出艙,感覺良好!」經過約6小時的出艙活動,陳冬、劉洋安全返回問天艙,這是神舟十四號任務首次出艙活動,也是航天員首次通過問天氣閘艙出艙。

2022年9月1日18時26分,航天員陳冬成功開啟問天實驗艙氣閘艙出艙艙門。至19時09分,航天員陳冬、航天員劉洋成功出艙。資料圖片

2022年9月17日,經過約5小時的出艙活動,航天員陳冬、蔡旭哲安全返回問天實驗艙。這是神舟十四號任務的第二次出艙活動,距離前次出艙僅兩周,驗證了多項關鍵技術。

2022年10月12日,問天艙裏的天宮課堂。

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亮相問天實驗艙,給廣大青少年帶來了「天宮課堂」。此次「太空教室」從天和核心艙移師到問天艙。今次「種菜」任務升級,陳冬等神十四航天員需要在問天艙的實驗機櫃中完成擬南芥和水稻「從種子到種子」的全生命周期的培養研究,這次「種菜」的難度更大,有望為空間糧食生產提供重要理論指導。陳冬給擬南芥起名叫「小南」,給水稻起名叫「小薇」,在精心照料下,實驗進展順利。

2022年10月12日,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小學生在收看「天宮課堂」第三課。神舟十四號飛行乘組航天員陳冬、劉洋、蔡旭哲面向廣大青少年進行太空授課。 資料圖片

2022年10月31日,喜提「夢天艙」「T」字組裝完成。

夢天實驗艙升空,隨後與空間站組合體完成交會對接、轉位等工作。11月3日,陳冬、劉洋、蔡旭哲成功進入夢天艙,陳冬還在夢天艙裏翻了個觔斗。中國空間站「T」字基本構型在軌組裝完成,這是他們在軌迎來的第二個艙段。

2022年11月3日,神舟十四號航天員乘組順利進入夢天實驗艙。 資料圖片

2022年11月12日,天舟五號貨運飛船發射,並僅用約2小時就完成與空間站組合體的交會對接。陳冬等神舟十四號航天員首次在軌迎來貨運飛船。

2022年11月17日,神舟十四號乘組圓滿完成第三次出艙活動,陳冬、蔡旭哲執行出艙,劉洋艙內支持。

2022年11月21日,神舟十五號船箭組合體轉運至發射區,計劃近日擇機實施發射。 新華社

記者手記|第一次走入大眾視野的陳冬

2016年10月16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神舟十一號任務航天員舉行記者見面會。那是陳冬第一次走入大眾視野,他是中國第二批航天員中首次執行任務的男性航天員。在現場採訪的我,依然記得見面會現場的場景:陳冬與經驗老道的景海鵬「大師兄」相比,在鏡頭面前略顯青澀,他專門談及要去幫香港小朋友實現「太空養蠶」等科學實驗,也說這是他第一次執行任務,「會珍惜在太空中的每一刻」,「細緻工作、健康生活、享受失重」。

神舟十一號任務的33天,創造了中國載人航天史上的多個首次,陳冬和景海鵬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中種生菜、飼養蠶寶寶的有趣畫面依然經典。不過,作為長期跟蹤航天報道的記者,在當時也無法想像6年後的神舟十四號任務和三艙兩船結構的中國空間站會如此宏偉,載人飛行任務將那麼繁忙,太空出艙的景色是何等壯麗,空間科學實驗將如此精彩。

在被稱為「最忙碌乘組」的神舟十四號任務中,陳冬已從新人航天員成長為乘組指令長,他率先垂範參與了三次太空出艙,帶領乘組迎來了問天艙、夢天艙、天舟五號飛船,他還將與神舟十五號乘組在空間站「交接班」。陳冬是中國首位在軌超200天的航天員,這只是他個人的一個「小目標」,未來他和他的航天員同事們定將不斷刷新這個數字。中國空間站更將在太空托舉起更多偉大的航天員,代表人類去發現更多宇宙的奧秘。

責任編輯: 趙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