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聶曉輝)虐兒問題備受公眾關注。防止虐待兒童會昨日發表年度數據顯示,該會於去年4月至今年3月底共接獲1,136宗熱線舉報及諮詢個案,其中168宗屬懷疑虐兒個案,分別按年跌10.1%及16%。雖然個案減少,但防止虐待兒童會總幹事黃翠玲認為只是一般「升升跌跌」,被發現的個案僅屬「冰山一角」,未能反映真實情況,期望特區政府盡快完成強制舉報虐兒個案規定的立法工作以起震懾作用。

學前及初小兒童高危

黃翠玲在昨日的記者會上指出,在1,136宗個案中,71%由家庭成員致電,其次是由公眾或鄰居舉報(21%),後者比例按年增加5個百分點,相信與近年社會上披露了多宗兒童嚴重受虐或死亡個案有關。該1,136宗個案中,62%涉及一般子女管教問題,15%(168宗)為懷疑虐兒個案,比率與對上一個年度相若。

該168宗個案涉及202名兒童,27%介乎6歲至8歲,其次為3歲至5歲及9歲至11歲,分別佔21%及18%,反映學前及初小兒童續成高危群組。黃翠玲解釋,開始面對學業令兒童及家長的壓力增加,易生摩擦而影響關係,加上疫情下若兒童因停課等原因沉溺網絡遊戲,更易與家長產生衝突。

在該168宗個案中,身體虐待佔57%,黃翠玲表示,這是因為兒童身體上的瘀痕或傷痕較容易被發現。有家長以為體罰可以有效管制兒童負面情緒或行為,但實際上只會造成親子關係疏離,甚至令兒童學會「以暴制暴」,以及形成反社會性格。

與身體虐待相比,心理虐待較易被人忽略,「例如否定兒童的情感需要及向他們作出侮辱性責罵,以及兒童目睹家暴都是心理虐待,對他們的影響也可以很深。」

黃翠玲表示,該會會針對懷疑虐兒個案展開調查,全面評估家庭狀態及兒童安全情況,有需要時會提供輔導支援或作相應轉介,上年度共轉介31宗個案至警方、社署或精神科醫生等。

該會主席張志雄向政府提出多項建議,包括提高虐兒罪的罰則;盡快完成強制舉報懷疑虐兒個案規定的立法工作,並就舉報準則、渠道及時限細節等制定清晰規定;全面禁止體罰;投放更多資源於早期預防服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