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大重磅金融政策接連出台支持內地樓市
本月以來,關於支持內地樓市金融政策接連出台,目前已有「金融16條」、支持房地產民營企業發債融資、寬鬆預售資金使用等三大重磅政策,在市場引起巨大回響,刺激部分內房股升幅逾倍。經濟學家和相關業內人士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指出,當前高層對於房地產市場關注程度高,亦沒有迴避房地產市場下行的態勢。從實際情況來看,目前房企端的各指標有惡化趨勢,需要政策支持。但若想標本兼治地修復房地產市場,關鍵還得看需求端拉動樓市銷售,以及更多寬鬆政策來幫助行業。◆香港文匯報記者 孔雯瓊 上海報道
國家統計局昨發布的今年1-10月份房地產開發投資銷售數據顯示,房企端的各指標有惡化趨勢,並舉行了發布會。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相較以前企穩的提法,這次會上沒有迴避房地產市場下行還在持續的問題,正視了這一情況。」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組負責人、首席分析師楊暢同樣向記者表示,「10月經濟數據中,房地產開發投資仍是拖累項,單月同比降幅出現明顯回落。」
助房企融資轉為常態化
對於下行中的房地產市場,支持政策接連出台。最火的莫過於央行和銀保監會上周五(11日)聯合發布的「金融16條」,即《關於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嚴躍進表示,「金融16條」是對新一輪房地產金融工作的系統總結和定調,政策鼓勵金融機構重點支持治理完善、聚焦主業、資質良好的房地產業穩健發展;金融機構要合理區分項目子公司風險與集團控股公司風險。此類定調,有助於對金融機構工作思路做糾偏,確保路線不偏、執行力增強。
11月8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透露,為支持民營企業健康發展,會繼續推進並擴大民企債券融資支持工具;14日,銀保監會等三部門又發布《關於商業銀行出具保函置換預售監管資金有關工作的通知》。 嚴躍進稱,融資政策重點強調了「擴容」的概念,且會從救急進入到常態化的模式。而預售資金新政則是監管的明顯放鬆政策,對於房企預售資金的盤活和改善流動性問題具有積極作用。
盼下一步刺激買樓意慾
儘管金融新政密集出台,但支撐樓市的關鍵還要看需求端。「在內需中,房地產開發投資受居民購房需求變化,預計難以出現大幅度提振。」楊暢指,在前期社融數據中的居民中長期貸款來看,同比少增且少增幅度進一步擴大,表明了居民加槓桿意圖偏弱。「儘管近期針對部分房地產開發企業遇到的融資困難問題,有關部門採取政策組合支持企業拓展融資,但我認為,這或許能夠緩解企業在資金鏈上的壓力,而對於下游需求的提振作用,或許仍待觀察。」
嚴躍進亦有相同觀點。「標本兼治,肯定要看房地產市場的銷售情況、是不是賣得出去,否則金融政策支持下資金進去後,還是會有不確定性。」他強調,現在還得從需求端關注購房者入市意願不強的問題,要充分從產業地位和民生角度去理解。「當前房屋銷售數據總體上處於下跌兩成的水平,從近期市場的反饋看,一線城市和豪宅市場兩個領域市場的壓力值得關注。」嚴躍進還稱,鑒於宏觀經濟的壓力,以及投資和消費兩個領域的市場,後續確實要對房地產繼續支持,且希望房地產帶動投資和消費。
建議放寬主要城市購房政策
安本亞洲固定收益投資經理邴竹君也認為「金融16條」措施非常全面,但措施不足以使行業擺脫當前的危機。因為開發商的合同銷售今年以來一直非常疲弱,因此需要更多寬鬆政策來幫助行業,例如放寬託管賬戶、以及放寬主要城市的購房政策等。安本亞洲股票投資總監金彪指,新措施顯示政府加大對行業支持力度,當局似乎意識到了流動性風險,接下來要關注的是實施情況以及是否有適當的刺激措施讓主要利益相關者採取行動。
近日房地產救市措施:
11月14日:銀保監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發布《關於商業銀行出具保函置換預售監管資金有關工作的通知》,鬆綁預售資金,支持商業銀行向優質房地產企業出具保函置換預售監管資金。
11月11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發布《關於做好當前金融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工作的通知》,提出16條金融支持措施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存量貸款。
11月8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繼續推進並擴大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支持包括房地產企業在內的民營企業發債融資,合計規模約2,500億元人民幣,11月10日首單200億元民營房企債券註冊發行。
整理:記者海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