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蕭景源)現年17歲的「阿仔」(化名)說,他自小熱愛足球,曾參加青年軍足球隊。升讀中學後,他感到學業壓力很大,15歲時又因父親過世,母親要獨力支撐家庭,因此他終日流連球場踢波,紓解心中鬱結。其後,他結交了一班有黑社會背景的「朋友」,開始吸煙、飲酒、吸食大麻和可卡因。
踢波30分鐘都頂唔順
最初,這些「朋友」免費供毒給他試食,又鼓吹吸毒後可以忘掉煩惱。他也以為吸毒可以忘記一切,活在自己的世界裏,但久而久之,他對毒品產生了依賴,每日需要吸食一兩次。原以為自己可以控制,但實際上只有被毒品控制自己,「自己的記憶力變差、肺機能受損,以前踢波可以打足全場90分鐘,但現在落場30分鐘都頂唔順,上一層樓梯都會喘氣。」
吸毒後,他荒廢了學業,中三輟學後,因藏毒而被警方拘捕,判入戒毒所,令母親十分失望甚至絕望。幸而,他在5個月內一次過戒除毒癮,又在懲教署安排的沖咖啡訓練班中,對咖啡產生了濃厚興趣,成為自己新的人生夢想。
阿仔勸告同輩千萬不要沾毒品,因為一沾手「就唔係你話控制就控制到」,毒品「可以摧毀你的夢想,你的人生」。
母吸毒累女兒患心漏症
已為人母的「阿蛋」(化名)形容自己是好動的人,但就因為吸毒而毀掉了自己青春。毒品更遺害了自己家人,丈夫因為吸毒要截肢坐輪椅,女兒亦因自己吸毒罹患心漏症。
阿蛋說,在小學升初中時,自己喜歡與朋友一起玩,當家中沒有大人就會叫朋友聚會。在「朋友介紹朋友」下,認識了現時丈夫及一班損友,在開心share的情況下,被哄誘吸食搖頭丸,其後染上毒癮,開始接觸大麻、海洛英、「冰」毒等。
她在16歲未婚懷孕,即使因為大肚很想逃避毒品,但不想面對及處理,其後因嘔血被送入急症室。當時,她的丈夫因販毒被判入獄,其他家人不接納她,她只能向「母親的抉擇」求助。在誕下女兒後,她仍未戒斷毒癮,數年前更因缺錢開始販毒,最終被捕,女兒只好交給外婆照顧。
阿蛋說,自己吸毒最嚴重時,甚至「不想照鏡看見自己」,每日睡醒就要找毒品,最終要三次戒毒才成功。她說,吸毒的人不能自拔及說戒就戒。自己有多年吸食毒品經驗,重返吸毒圈子並不困難,因為自己是女性,不難從友人或男性朋友手上獲得毒品。
她認為自己能夠成功戒毒,是因為得到很多人的幫忙,證明戒毒這條路需要他人伸出援手,讓她知道「每個人有生存價值,為什麼而活,自己可以抬起頭做人,面對人、面對家人、面對社會,人生可以靚及光彩。」
阿蛋奉勸年輕人拒絕毒品,因為毒品不單對身體造成長遠傷害,更會禍及下一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