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莊程敏)香港經濟下滑但百物騰貴,小市民生活百上加斤。政府指出,多個主要經濟體的通脹在全球能源和食品價格高企下仍然處於高位,儘管港元兌多個其他主要貨幣轉強帶來抵消作用,整體商品進口價格仍繼續錄得顯著的按年升幅,商品進口價格繼上一季按年攀升8.8%後,在第三季進一步大幅上升8.1%。
按基本綜合消費物價指數的主要組成項目分析,食品價格在第三季繼續按年明顯上升3.9%。在食品價格當中,基本食品價格上升4.7%,升幅依然顯著,但在來自內地的新鮮食品供應穩定下已略見放緩;外出用膳及外賣價格的升幅為3.4%,大致保持平穩。
燃料進口價格急升56.8%
按數字顯示,所有主要用途類別的進口價格續見顯著升幅,燃料進口價格進一步急升56.8%。資本貨物和食品的進口價格升幅擴大,分別達8.4%和5.6%。原材料及半製成品和消費品的進口價格繼續分別上升7.2%和5.6%,升幅有所減慢。而整體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在第三季按年上升2.7%,升幅高於上一季的1.5%。第三季整體通脹率遠高於基本通脹率,主要反映去年9月香港房屋委員會豁免租戶租金,令整體通脹率的比較基數偏低。
另外,私人房屋租金項目較一年前進一步下跌0.6%,跌幅因新訂住宅租金早前上升的影響持續浮現而收窄。隨着國際能源價格高企,電力、燃氣及水項目的價格連續第二個季度錄得雙位數升幅。衣履價格繼續錄得明顯升幅。同時,交通和雜項服務的價格繼續錄得溫和升幅,雜項物品和耐用物品的價格輕微上升。
展望未來,雖然在許多主要經濟體通脹高企下,進口價格將繼續顯著上升,但本地成本壓力大致輕微,在短期內應有助通脹總體而言保持溫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