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藝術品,蘇富比今次參展還首次將其線上「即時收藏」平台—蘇富比Buy Now帶到內地,首批展示15隻奢侈品手袋。 香港文匯報記者張帆 攝
◆今屆進博會最貴展品——華人藝術家陳世英作品《悟禪知翠》,價值高達4.5億元。香港文匯報記者張帆 攝
◆進博會歷史上最古老展品——德國宮廷匠人製作於1,600年文藝復興時期的吊墜。香港文匯報記者張帆 攝

國際藝術品巨頭攜近百作品亮相 藉進博會續深耕內地

繼上一屆進博會斬獲7.6億元(人民幣,下同)成交額後,第五屆進博會再度於消費品展區專設「文物藝術品」區,吸引了12家海內外機構帶來近百件文物藝術類展品亮相,總價值超過12億元,參展者包括「回頭客」蘇富比、佳士得等藝術品巨頭。據香港文匯報記者了解,藝術品巨頭目前高度關注新入場的年輕一代藏家的收藏規劃需求,亦籌備推出線上平台拓展市場。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帆 上海報道

經過兩個通宵奮戰,11月7日一大早,國際知名藝術與奢侈品收藏平台蘇富比在本屆進博會的最後一件展品——美國藝術家KAWS創作的大型藝術裝置《分享》,終於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完成安裝與觀眾見面,這也是今年進博會的最大一件展品。蘇富比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錢進表示,此次蘇富比的展區增大五倍,展品亦大幅度增加,不僅帶來了傳統意義上的知名藝術家的繪畫和雕塑作品,亦首次將其線上「即時收藏」平台——蘇富比Buy Now帶到內地,首批展示15隻奢侈品手袋,這一線上平台今年底到明年初將先後在香港和內地上線。「中國本土文化收藏產業,方興未艾、未來可期。再次以更大規模、攜更豐富品類參與進博會,是我們與中國市場共享未來新機遇的承諾。」

蘇富比將辦內地首場拍賣會

事實上,去年首次參加進博會,已經讓蘇富比與上海深度結緣。今年年初,蘇富比落戶上海自貿區,正式入駐上海國際文物藝術品保稅服務中心,目前已設立拍賣和電商公司並籌備中國內地首場拍賣會。本屆進博會期間,他們宣布把中國內地總部落戶上海。錢進表示,未來蘇富比亦將持續擴大包括拍賣及其它交易形式在內的業務,也將積極開拓更多收藏品類及體驗,以豐富的好產品、好服務不斷促進中國藝術文化收藏領域的高質量發展。

據悉,2021年第四屆進博會上首次設立的文物藝術品板塊,有9家機構的41件作品完成交易,總成交額7.6億元,激勵了不少展商再度參展。在今年的消費品展區,共有12家機構帶來近百件文物藝術類展品亮相,分別來自香港、英國、美國、新加坡、薩摩亞等國家和地區,參展面積2,491平方米,比去年增加一倍,參展金額超10億元。其中有6家企業和蘇富比一樣是「回頭客」。

參展助佳士得去年在港秋拍再創新高

同樣在世界文物藝術品收藏領域知名的佳士得,今年也再度集合全球資源參展。佳士得中國區主席楊媛草表示,去年攜東西方大師名作首度亮相進博會獲得極高關注,現場諮詢踴躍,從中可以看出國內藏家審美趣味不斷升級,特別是對於跨文化多元藝術的興趣日盛。此次再度參與,將進一步發揮自身品牌優勢,為機構及藏家、特別是新入場的年輕一代帶來更有針對性的藏品推薦,及富有國際視野和前瞻性的收藏規劃。

其實,佳士得在中國內地市場布局已近三十年,2013年開始在上海舉辦線下拍賣會,成為目前唯一一家固定於內地設立藝術空間,並定期舉辦拍賣、展覽和講座等活動的國際藝術品拍賣行。去年參展進博會,對於佳士得當年的拍賣業績亦有積極貢獻,當年佳士得在香港的秋拍再創歷史新高,佳士得亞太區總裁龐智鋒(Francis Belin)就曾表示,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藏家居功至偉。

今年年初,佳士得將上海的辦公室和藝術空間遷至外灘一號,總面積達到1,600平方米。楊媛草表示,佳士得進入中國內地以來,一直堅持對於區域市場的深耕,不僅定期舉辦包括拍賣在內的豐富活動,還通過多種形式推進藝術教育和傳播,為中國藝術市場的國際化以及東西方藝術文化交流做出了自己的貢獻。「我們深感近年中國不斷出台政策支持藝術市場繁榮發展,未來我們將在內地不斷增加投入,並期待進行更多的業務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