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仁良教授 香港教育大學校長

高質素人才培養是驅動經濟增長,以及人才由量轉質的關鍵因素。早前中共二十大報告強調,「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闢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有關教育資源由量的擴充轉為質的提升,還需涉及一些基本考量,尤其是要認真檢視基礎教育的重要性和影響力。

提到人才培養,大家的焦點總離不開高等教育發展,而國家在這方面的成績有目共睹。上世紀70年代,國家恢復高考,當年大學錄取比例僅為5%。過去40多年來,錄取率逐年攀升,及至1999年,已有逾五成考生能順利進入大學。近年,高考錄取比例更高達八成,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數佔總人口數目的比例持續增加,社會整體的教育水平大大提升。根據國際高等教育排名機構Quacquarelli Symonds最新世界大學排名,國家有11間大學躋身全球百強,北京大學及清華大學更分別高踞全球第12位及第14位,可見高等教育的發展質量並重。

不過,隨着疫情影響及經濟放緩,近年畢業生出現就業困難,亦有評論指出青年出現「躺平」現象,這些問題無疑反映了高等教育在規模擴張和質素保證上,需要尋求平衡,人才輸送方可與市場需求有效對接。

注重幼師的特殊教育培訓

事實上,高等教育的發展離不開扎實的基礎教育。不少研究更發現,學前教育與基礎教育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更勝高等教育。

高質量的幼兒教育能幫助孩童建立社交能力和情緒智商,增強孩子未來的學習能力。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一項針對5歲幼兒的研究發現,3至5歲的學前教育,對孩童的未來發展深具影響性。研究結果指出,孩子如在5歲以前在認知與社交情緒能力上得到均衡發展,能夠辨識他人的情緒,具備同理心,長大後的學習能力也較高。PISA測驗結果亦顯示,那些注重幼兒認知與社交情緒平衡發展的國家,當地15歲學生的學業成績都被評量為優異,正正印證OECD的研究分析。因此,若希望孩子「贏在起跑線」,我們應從學前幼兒階段開始提升教育質素。

第二個需要關注的問題,是幼兒教育的師資培訓。OECD的研究證明,幼兒教育對未來學業發展甚為關鍵。孩童踏入正規教育階段,各種學習和生活能力的培養,全賴受過專業培訓的幼師教導。

現時,國家基礎教育普及程度不斷擴大,如要提升幼兒教育質量,幼師須兼備綜合主流教學水平和特殊教育基本能力,承擔過渡銜接作用。我們培訓的教師,需要具備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童的能力,包括讀寫障礙、專注力不足和過度活躍症等。幼師若能透過有系統的特殊教育培訓,盡早識別學生潛在的發展障礙,便能在最佳時機介入,讓孩童獲得適當的學習支援,更有效地協助他們克服學習上的困難。推行融合教育的過程中,其他孩童亦能透過與有輕度特殊教育需要的同學互動交流,建立同理心。

因此,校本師資培訓課程必須加強教授特殊教育內容,以及職前與在職訓練。校外的特殊幼教服務機制亦須加強對學童家長的支援,例如幫助他們糾正認知誤差,正確了解孩童的特殊教育需要,消除對接受治療的抗拒。

STEM元素宜盡早融入常規課程

建設教育、科技和人才強國是現時國家的重要發展戰略。近年STEM相關的校內培訓與課外活動,例如編程教育,漸趨低齡化。越早將STEM元素融入常規課程,越能有利學生培養創新思維。就基礎教育而言,STEM教學內容必須要與日常生活緊密連結,並具趣味性,以鍛煉學童運用科技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同樣,融合STEM元素的師資培訓尤為重要。高校應積極開展與不同界別機構之間的合作網絡,有效運用資源,推動創科與教育的研究應用,為教師提供全面的職前及在職STEM教育培訓。創科與教育的結合亦有利教學資源共建共享,縮短地域、城鄉之間教育資源的差距,令更多學生能受惠,促進教育公平整體發展。不過智能教學對科技設備產品的依賴程度相當高,政府須為硬性條件不足的學校提供足夠的建設支援。

放眼未來,教育界需要重新檢討未來發展策略,着力加強幼兒及基礎教育。至於教育制度與人才需求,以及市場前景的銜接,更是當下應該思考的問題,以便為學生勾畫未來,提供更廣闊的就業空間和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