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會五年展位從96呎到387呎 訂單數量達初期40倍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倪夢璟 上海報道)11月4日的上海,秋高氣爽,形似「四葉草」的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裝點一新。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如約而至。秘魯品牌Warmpaca(意即「溫暖駝」)展台前,品牌聯合創始人馬玉霞正在做最後的布展準備。這是由兩位秘魯女孩與兩位中國女孩在秘魯共同創立的玩偶品牌第五次參加進博會,展位面積從第一年的9平方米(約96呎)拓展到今年的36平方米(約387呎),展品數量與種類更是增加了數倍。
「最開始創業的時候,我們只有2家客戶,一年只有一個訂單,但參加進博會給了我們不一樣的機遇,如今,我們的訂單數量已是初期的40倍,並且在北上廣深等20多個城市建立了線下銷售渠道,今年我們也會帶來全新的新品,希望拓展更多的機會。」
Warmpaca主要銷售秘魯特色手工羊駝毛玩偶。羊駝毛紡織業是秘魯的支柱產業之一。不過,初創品牌想要打開市場其實極其艱難,創業伊始,Warmpaca僅有一筆訂單,玩偶年產量在一千個以內,直到進博會的到來,團隊的機會終於來了。
借進博會收穫銷售渠道與客戶
「當時我是通過電視看到了首屆進博會的消息,我當時就和我的秘魯朋友們說,我們一定要參加,最終,我們在首屆進博會搭設了9平方米(約96呎)的展台,沒想到小小的展台擠滿了人,最後收穫了大量優質的銷售渠道與客戶。」馬玉霞向香港文匯報記者展示了從秘魯帶來的憨態可掬的羊駝玩偶,並表示這些展品都是手工製作,所以耗時較長定價也較高,為此團隊也曾擔心很難找到合適的客戶群體與定位,但進博會廣闊的平台沒有讓他們失望,「正是因為進博會,我們才有了後續發展的信心。」
逾50萬隻玩偶已銷往世界各地
公司的秘魯創始人之一Ysabel Zea在線受訪時向香港文匯報記者介紹,秘魯家庭作坊很多,但在參加進博會以前,當地的手工製品質量參差不齊,主要是在當地面向遊客出售,而當Warmpaca在進博會「一展成名」後,團隊開始組織當地家庭開展專業化生產,大大提升了當地手工製品的品質,不僅穩步開拓中國市場,還獲得了來自澳洲、美國等地的大量訂單。截至目前,已有50多萬隻羊駝毛製作的玩偶被銷往世界各地。
進博會助秘魯手藝人改善生活
如今,不少秘魯當地家庭通過和Warmpaca合作,實現了生活水準提升。例如為Warmpaca製作玩偶的馬馬尼大叔一家,已經蓋起了一棟3層小洋樓,還買了兩輛新車,改善了家裏孩子的學習條件。現在,馬馬尼大叔還對家族成員進行培訓,帶動更多人參與到羊駝毛產品的製作中來,整個家族的事業蒸蒸日上。馬玉霞還透露,「之前因為旅遊業不景氣,秘魯當地不少手工藝人都失業了,但因為進博會為我們打開了市場,越來越多的家庭願意和我們合作,實現了穩定的收入,以馬馬尼大叔一家為例,第一年他們一家一年只有1萬美金的訂單,現在一個月就超過4萬美金了。進博會真的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
在今年的進博會上,Warmpaca還帶來了全新的火烈鳥玩偶、兔子玩偶、小綿羊玩偶等作品,以及秘魯非遺手繡羊駝抱枕。馬玉霞表示,「我們希望待疫情好轉,國內外通往更便利後,有更多秘魯本地的產品或者品牌來中國,共享中國市場紅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