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28日聯合發布《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2年版)》,繼續將製造業作為鼓勵外商投資的重點方向。圖為外商獨資企業、深圳先進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員工在光學裝配車間作業。 資料圖片

新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發布 明年一月起實施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國家發改委和商務部28日聯合發布《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2年版)》(以下簡稱《鼓勵目錄》),繼續將製造業作為鼓勵外商投資的重點方向,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水平,新增或擴展元器件、零部件、裝備製造等有關條目,醫藥、計算機通信、儀器儀錶製造、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等行業領域加大鼓勵外商投資,目錄將於2023年1月1日起實施。

此次發布的新版《鼓勵目錄》共包括兩部分,一是全國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以下簡稱「全國目錄」),二是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以下簡稱「中西部目錄」)。對比兩年前的2020年版外商投資產業目錄,新版《鼓勵目錄》進一步擴大了鼓勵範圍,引導外商投向製造業、生產性服務業等重點領域,以及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同時2020年12月2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發布的《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2020年版)》自2023年1月1日起廢止。

進一步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範圍

新版《鼓勵目錄》總條目1,474條,與2020年版相比淨增加239條、修改167條。其中,全國目錄共519條,增加39條、修改85條;中西部目錄共955條,增加200條、修改82條。

國家發改委解讀稱,新版《鼓勵目錄》呈現三大變化特點,一是持續鼓勵外資投向製造業。全國目錄繼續將製造業作為鼓勵外商投資的重點方向,提升產業鏈供應鏈水平,新增或擴展元器件、零部件、裝備製造等有關條目。二是持續引導外資投向生產性服務業。發改委稱,全國目錄將促進服務業和製造業融合發展作為修訂重點,新增或擴展專業設計、技術服務與開發等條目。三是持續優化利用外資區域布局,結合各地勞動力、特色資源等比較優勢擴大中西部目錄鼓勵範圍。

從具體行業看,香港文匯報記者分析新版《鼓勵目錄》發現,在鼓勵外商重點投資的製造業,醫藥、計算機通信、儀器儀錶製造業、廢棄資源綜合利用業等行業領域加大鼓勵外商投資,包括罕見病用藥、新技術功能玻璃開發等(詳見附表)。與此同時,順應內地發展和需求的變化,製造業鼓勵外資目錄中刪除了生產飼料添加劑、食品添加劑和配方食品的開發、生產,鋼鐵、燃煤電站、水電站等相關環節的設備製造,以及工業智能網關、工業機器人成套系統等開發和製造。

在科教文衞等服務業領域,《鼓勵目錄》中新加入了進口汽車批發和零售,文創產品零售業,孤獨症兒童康復機構,居家適老化改造,養老服務相關專業教育等行業;教育方面,非學歷類藝術培訓機構和職業院校(含技工學校);文旅方面,智慧化景區建設,戶外運動營地,智能體育產品開發等領域,外資在相關領域投資都將獲得更大支持和優惠政策。

另外,在中西部目錄中,江西、安徽、河南、貴州、甘肅、寧夏、廣西等省區,主要是發揮人力資源優勢,新增勞動密集型加工貿易相關產業條目;重慶、四川、湖北、湖南、陝西等省市,發揮傳統製造優勢,新增裝備製造等條目;黑龍江、吉林、遼寧等省,立足農業資源優勢,新增農畜產品加工等條目;西藏、新疆、雲南等省區則新增商貿物流、旅遊休閒等條目,山西、內蒙古等省區新增綠色轉型相關條目。

投資鼓勵類項目可享三大支持政策

據了解,外商投資鼓勵類項目可享受三大支持政策。首先是,在投資總額內進口自用設備,除《進口不予免稅的重大技術裝備和產品目錄》《外商投資項目不予免稅的進口商品目錄》外,實行免徵關稅政策;二是對於符合條件的西部地區和海南省鼓勵類產業的外商投資企業,減按15%徵收企業所得稅;三是對於集約用地的鼓勵類外商投資工業項目優先供應土地,在確定土地出讓底價時可按不低於所在地土地等別相對應全國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的70%執行。發改委和商務部表示,下一步將完善配套措施,確保能夠享受政策的外資企業應享盡享。

中共二十大報告提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着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國家信息中心預測部產業室研究員魏琪嘉表示,在此背景下,中國近年也將吸引外資的重點轉向先進製造業,此前剛剛發布《關於以製造業為重點促進外資擴增量穩存量提質量的若干政策措施》,緊接着又出台新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製造業引資重點聚焦產業鏈短板和技術攻關重點的領域。另外,新版《鼓勵目錄》也增加對現代服務業的外商投資支持力度,新增鼓勵產業主要涉及養老教育等內地未來需求缺口大、產業擴張空間廣的領域,為外資提供新市場新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