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年勞動人口顯著下跌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蔡競文)施政報告提及本地勞動人口近兩年流失約14萬人,勞福局局長孫玉菡昨日在記者會透露,流失人口中有三分二即逾9萬人屬高技術勞動力,25至39歲年齡群組佔的數目最多,跌幅約有7.8萬人,故香港明顯地有人才缺口需要補足。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則表示,政府已有一系列吸引人才的計劃,而最重要是讓港人知道留在香港能有好的發展前景。

港人多年「彈出彈入」勿過慮

卓永興指出,過去幾十年來本港人口一直有流動,又形容港人多年來「彈出彈入」,所以不必太憂慮,過去亦有人在外地生活後覺得香港較好而回流。最重要的,是讓港人知道留在香港能有好的發展前景,並覺得香港是宜居地方,而且香港有的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在疫情後的發展無可限量。

被問及有否措施吸引本地人才留港,卓永興認為對留港者度身訂做優惠政策,在行政上、操作上和政治上並不可行,香港是「我們的主場」。他又指,香港擁有的優點有很多,例如包括交通、醫療、餐飲及教育等,香港更是亞洲唯一地區有5間大學打入百強大學,而且由香港市區前往郊野公園方面亦很好,例如世界桌球好手奧蘇利雲來港時亦大讚20分鐘已可去郊野公園。

孫玉菡亦指,每年長期逗留的人才都是介乎2.3萬至2.6萬之間,希望隨着施政報告推出一系列招攬人才措施,期望在2023至2025年這三年間,每年最少可以輸入3.5萬名預計逗留超過12個月、打算在香港長遠發展的人才。若對比2020年及2021年平均長期逗留超過12個月的外來人才,若以3.5萬為指標的話,會增加約40%。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稱,有部分香港人離開有各自的原因及考慮,無可否認近半年疫情對本港競爭力造成頗大打擊,但本港防疫策略在新一屆政府下已經有明顯改變,包括以科學實證為本及精準防疫,即使有段時間新冠陽性個案破萬宗,政府亦沒有收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