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舉

福建肉丸、魚蛋、鬆糕、麵條、地瓜粥,別具特色,唯一可以買到的地方,就是北角春秧街(Chun Yeung Street)。旅遊發展局介紹香港的風景點,就指出這是充滿了福建風情的街道,搭起了長長的露天的排檔,有賣食物的、衣服的、布匹的,樓上的住宅,所有的居民都是福建閩南人,所以,無論是店員或街道上的消費者,都是講閩南語的。

春秧街的命名,有一段歷史性的故事。

南洋的華僑巨商郭春秧,於1921年成功投得北角發電廠(即今天的城市花園)旁一幅面積達7萬5千平方呎的土地,原本計劃填海後興建糖廠,後來因為省港大罷工而延誤,加上當時糖價不斷下跌,郭春秧於是把填好的土地轉為地產項目,1930年代政府將該處其中一條街命名為「春秧街」,以表揚他的貢獻。而城市花園附近的街道則仍然以電廠街和大強(Power)街作為名字。

郭春秧,福建同安縣人。光緒十三年(1887年)到了台灣,1906年從叔父郭河東遠渡爪哇司末蘭市經營糖業。他成立的郭河東公司在爪哇、泗水均設有工廠,在香港、上海、廈門均設有事務所。他在台時則經營茶葉生意,在大稻埕設茶行「錦茂行」,外銷包種茶至南洋,遂成巨富。1918年爪哇禁止外國茶輸入,郭氏往東京請求交涉。1923年日本關東大地震,捐30萬元賬災。雕塑家黃土水在1929至1930年為他製作胸像一、坐像三。後因南洋經濟不景,負債甚巨,由爪哇避居台灣,公司交其兒子。1935年1月宣布破產,2月病逝台灣。

春秧街與英皇道及渣華道並行,一端連接英皇道,另一端連接糖水道。由於其叔父郭河東的公司設在爪哇,郭春秧又在爪哇發跡,所以,北角的街道,又命名爪哇道,後改為渣華道。郭春秧又經營製糖業,所以,有一條街道命名為糖水道。後來由於糖價下跌等因素,郭春秧的頭寸不足興建發電廠,於是將地皮改為興建住宅,上世紀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福建由於人口急劇增加,福建山多田少,不少閩南人向着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新加坡移民,第一個中途站就是香港的北角春秧街,郭春秧在北角海皮興建的住宅區,就成了福建移民聚居的中心。1933年7月28日港英當局命名這條街為「春秧街」。

春秧街還有一個華僑的特色,就是「僑批」,又稱「銀信」。 二戰後大批來自福建的新移民湧入,他們都聚集在渣華道、春秧街和馬寶道一帶。後來到了1960年代,印尼排華,不少福建人從印尼來港。他們多聚居春秧街一帶,所以再次有小福建之稱。僑批兼具家書和匯款的功能,海外信局將華僑家書集中通過郵政管道寄到香港,同時把錢款由本地的信局派人登門分送到華僑親人手中,僑眷既收到僑匯又看到海外親人的家書,倍感親切與溫情。有些僑眷文化水平不高,不認字,送僑批的人就會將家書唸給僑眷聽,然後詢問僑眷有什麼說話要對海外華僑講,接着送僑批的人就立即為僑眷寫信,把回信送到海外華僑的手裏。每個月信局都有固定的人上門送錢送信,久而久之,這一個信使就成了僑眷的熟客,鄉親之情濃厚。

春秧街的居民其實就是勤奮拚搏、守望相助的僑眷社會縮影。春秧街是一個市集,經營者都是閩南人,或者是閩南人的廣東親朋,上世紀閩南人很少和廣東人通婚,他們稱呼廣東人為「廣東仔」,語言之間有輕蔑的意思。但是最近20年,不少閩南人與廣東人結為姻親,他們的廣東女婿,講閩南話講得非常地道流利。

春秧街建立最初的20年並未有電車駛過,因為當時的電車向東行駛,總站就在銅鑼灣,直至1953年,電車軌道由銅鑼灣延長至北角,並將總站改設於糖水道。從此,電車駛近北角時,先行向左轉彎,進入北角道,然後右轉進入春秧街,全香港車速最慢的街道就是春秧街,其前進的速度與行人的速度一樣。因為馬路上既有菜檔、水果檔,也有買菜行人,大家都慢條斯理,電車的車長也很有耐性,徐徐地駛向糖水道的總站。電車早上6點鐘就投入服務,路軌沿線的居民,都可聽到清脆的叮叮聲,好像準時的城市鬧鐘,僅僅是掛8號風球,才沒有叮叮聲。香港在1904年成立了電車系統,算起來電車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到現在為止,電車可以說是最平民化、最親民的企業,走進車廂內,會有很多字句和標語,都是關心乘客和婉轉提醒的,好像親人向你發出溫柔的話語。在中環,大家都可以看到穿着西裝的男人或者打扮時髦的女性,乘上電車,有時僅僅乘搭一個車站。不少外國遊客坐上了電車的上層,爭取坐在最前面,拿着照相機不停拍攝香港的街景,遊客最感興趣的,就是寬闊的斑馬線,密集的人群過馬路,地下的店舖互相比鄰,連綿不絕,特別是食店五花八門,好像聯合國一樣,不同的國家的餐廳,中國不同地區的菜式互相比拚。

北角糖水道電車總站,T字形接通了春秧街。糖水道近渣華道轉彎處,有幾間店舖早上6點鐘就開門營業,這幾間店舖是藥材舖、蔬菜店、水果店。一般的店舖,會在上午9點或者10點開門營業,但是糖水道這幾間店舖是最勤勞的,實行勤鳥先飛,最早迎接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