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0日,是中國乒壇名將馬龍的34歲生日。出生於1988年的他,如今仍然保持着非常好的狀態。在WTT(世界乒乓球職業大聯盟)澳門站男單首輪較量中,馬龍以局數3:1擊敗日本的宇田幸矢,其中在最後兩局的比賽中,氣勢上更是完全壓制對手。儘管已經34歲,但馬龍依然是國乒男隊無法取代的人物。男乒隊主教練秦志戩明確指出,馬龍仍然是巴黎奧運周期國乒的核心主力。◆香港文匯報記者黎永淦
在東京奧運會之前,國乒從未有過30歲以上還能參加這項4年一度盛事的例子。在東京奧運會上,劉國梁一口氣派出了馬龍、許昕及劉詩雯3位超過30歲的老將,然而這3人在隊內的崗位也有分別。許昕和劉詩雯只是參加混雙及團體比賽,劉詩雯後來甚至因傷退出了團體賽,要改由王曼昱臨危頂上。3人之中,只有馬龍參加了單打比賽,並且成為奧運會歷史上,首位蟬聯男單冠軍的球手,寫下歷史新一頁。
進入到巴黎奧運周期以後,許昕和劉詩雯已經淡出了國乒主力陣容,唯有馬龍依然保持着核心位置。在成都世乒賽上,馬龍作為國乒3大主力之一,扮演着定海神針的角色。在男團準決賽中,王楚欽及樊振東先後輸給了張本智和,全靠馬龍在關鍵時刻拿下第3場比賽,為國乒最終奪冠起到決定性作用。
仍然是國乒核心主力
昨日馬龍迎來自己34歲生日,世界乒聯在官方社交平台為這位歷史最佳球員送上祝福。而主教練秦志戩也在世乒賽結束後,毫不吝嗇讚美言辭,再次予愛將高度評價,更確立馬龍在經歷幾個奧運周期後,仍然是國乒核心主力。
馬龍在生日當天於網上發文:「轉眼又是一年,今年是跟球隊一起在賽場度過,這也是值得驕傲留念的一份經歷,感謝大家的祝福,Keep fight!」他在配圖中提到,自己將要迎來第20年的國家隊生涯,不過年齡對他來說絕不是繼續前進的障礙。
他認為只要有心,「永遠都是當打之年」:「在東京奧運會前,有記者問我你害怕失敗嗎?我也害怕失敗,但我更想贏,正是帶着這份信念,32歲的我再次站在了奧運賽場上,我收穫了兩枚金牌。比賽結束後,我給所有人都比了個心,這個心也送給自己,送給那個在艱難時刻沒有放棄的自己。20多年乒乓球生涯,乒乓球教會我如何面對輸贏,以及在失敗後重新來過的勇氣。每次奧運會後,很多運動員被大家所認識,我在想,我們需要怎樣的偶像?偶像應該是火燭、是鏡子,映照出心懷熱愛、夢想的你們和我們。只要心懷熱愛,永遠都是當打之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