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藍松山、高鈺)施政報告從多個角度推出措施,增加香港青年對社會參與、拓闊青年視野,以及支援他們的住屋需要。其中,擴大「青年委員自薦計劃」,將參與的諮詢委員會數目翻兩倍至不少於180個,希望發揮人才「孵化器」的作用;至於「青年宿舍計劃」,則會額外增加約3,000個宿位,同時要求住宿青年承諾參與地區或志願服務回饋社會。
為吸納更多青年人參與公共事務,加強與政府互動互信,施政報告提出「青年參與倡議計劃」,措施包括進一步擴大現有的「青年委員自薦計劃」,並選定兩個地區事務委員會讓青年人自薦為委員,鼓勵他們就地區工程、青年發展和公民教育等議題發表意見。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兩委員會包括舊有的「地區青年活動委員會」改作「地區青年發展及公民教育委員會」,以及新增設的「青年社區建設委員會」。
鼓勵政府部門 組織青年小組
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會鼓勵特區政府不同部門和專業職系組織青年小組,引導青年尋找職業路向並體驗團隊文化,而保安局亦會加強紀律部隊青少年制服團隊的生涯規劃和實習機會,並在今年內成立「保安局青少年制服團隊領袖論壇」,為跨紀律部隊的青少年發展工作提供意見和籌辦相關活動。至於「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則會恒常化,並透過創業支援資助計劃,持續協助青年就業創業。
而明年起將每年舉辦的「香港青年節」,邀請社會各界共同舉行各式各樣活動凝聚青年人,協助青年發展潛能、增進知識、交流經驗等。消息人士補充,商界有意舉辦時下年輕人喜歡的活動,包括音樂節、新興運動、文化藝術講座等,有動有靜、有潮流有傳統,或考慮定於每年暑假,以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
再推「首置」項目 擴大宿舍計劃
青年住屋方面,施政報告指會在下個財政年度的賣地計劃再度推出「首置」項目,由於申請購買「首置」單位者逾八成半是40歲或以下青年,更多「首置」項目將有助青年置業。另外亦會擴大「青年宿舍計劃」,包括資助非政府機構租用酒店和旅館,並透過賣地計劃項目發展商預留單位支援青年宿舍,目標是五年內提供額外約3,000個只需要市值租金約六成的青年宿位。消息人士指,入住青年須承諾參與地區或志願服務回饋社會,例如每星期進行若干小時義工工作、為當區劏房小朋友補習、教授球類或樂器等,特區政府已與個別酒店洽商,有原為抗疫酒店的營運商表示感興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