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唐文)紫菜含豐富碘元素和其他礦物質,常被視為健康食品,但食用過量碘可能影響甲狀腺功能。消委會最近測試市面27款即食紫菜發現,個別樣本碘含量過高,幼兒容易食用分量超標,家長為子女準備含紫菜食物時須多加留意。另外,紫菜本身含鹽,若於製造過程再添加鹽,可能成為「高鈉」食品,增加消費者患高血壓風險,19款樣本達到食安中心的「高鈉」標準,當中5款並未在成分表上標示添加鹽成分。
消委會測試27款即食紫菜,包括18款零食紫菜、8款壽司或飯團用紫菜,及1款紫菜絲。碘含量測試結果顯示,全部樣本均符合《食物及藥物(成分組合及標籤)規例》的「含豐富碘」食品標準(每100克固體食物含不少於45微克碘)。碘含量最高的產品為「Topvalu」壽司或飯團用紫菜,每100克含有34,600微克碘。消委會推算,每進食1片該產品(1.3克)會攝取450微克碘,已超出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成人每日攝入量(120微克),建議消費者注意食用分量。
有4款零食紫菜樣本標明可供36個月以下嬰幼兒食用,其中一款「寶寶百味」樣本,每100克含8,570微克碘,進食一份所攝取的碘已超過1歲至3歲幼兒推薦每日攝入量(90微克)的90%,家長為小童準備配有紫菜的膳食時需格外注意。
19款高鈉 常食增高血壓風險
調查同時發現,19款紫菜達到食安中心訂立的高鈉水平(每100克固體食物超過600毫克鈉),當中5款未在成分表上標示含有添加鹽,涉及「Ddoddomam」、「寶寶百味」、「廣川」、「浜乙女」和「白子」品牌。此外,「Topvalu」紫菜不僅碘含量最高,鈉含量亦超標最為嚴重,每100克含4,840毫克鈉,超出世衞標準7倍。消委會提醒,經常食用高鈉食品,會增加患高血壓風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