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國勳發表《建設更好北部都會區》。香港文匯報記者林熹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林熹)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就政府去年發表的《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提出建議,指「北部都會區」僅增約600公頃的房屋及經濟發展用地,未能合理規劃使用所佔用地,建議政府調整人均居住面積和地積比、把綠化地帶改作房屋用途、精簡土地發展程序,打造 「15分鐘便民生活圈」以建立宜居都會區以及解決職住不均問題。

劉國勳昨日在《建設更好北部都會區》發表會表示,香港已開發的土地只有25%,房屋用途只佔全港用地的7%,還有約75%的土地仍未合理使用,為解決房屋土地供應壓力,他建議政府多管齊下開發新土地,放寬地積比率,在「基建先行」的原則下,將新建地積提高至8倍至10倍,增加樓面面積,以此可以在較短時間內釋放更多發展空間用作住屋或產業用途。

據悉,現時香港90%棕地提供包括建造業、物流業、廢物回收業等行業,劉國勳建議政府開發綠化地帶,以便在短期內提供大量土地房屋,安置所有棕地作業者,還能利用空餘土地發展新產業。他進一步解釋說,全港現時約有1.6萬公頃綠化地帶,佔香港陸地總面積14.5%,全港郊野公園面積已增加約2,500公頃,把綠化帶和郊野公園邊陲地帶改作房屋用途,能更快增加住宅供應,縮減公屋輪候時間,緩解土地緊張問題。

促修例縮減整體發展時間

對於外界指政府現時的土地開發程序繁複,部門間不協調及規劃程序冗長問題,劉國勳建議精簡相關程序,加強行政統籌及協調,以及透過修改法例來縮減整體發展時間,例如,在制定圖則的同時,可以展開其他法定程序如環境影響評估等,一旦圖則獲批准就可立即收地,把目前需時8年至10年程序同步進行,較現行程序最多快5年。

根據政府發表的《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整個北都可容納約250萬居住人口和提供約65萬人口崗位,劉國勳表示,現時北區和元朗區人口約96萬,區內只有約12萬個就業職位,而未來的北都應建立具備生活、工作、商業、醫療、教育、娛樂等基本社會功能的「15分鐘便民生活圈」,因此可再增加60萬個工作職位,充分解決區內就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