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才證券研究部分析員 鄧均樂
本周(10月10日至14日),外圍股市展現過山車行情,美國9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按年升8.2%,較前值的8.3%有所放緩,但仍高於預期的8.1%;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按年漲幅,由8月的6.3%加速至6.6%,高過預期的6.5%,但當晚美國股市卻出現V形反彈,有聲音指出CPI按月放緩,聯儲局有望放慢加息節奏,道指能夠從日內低位最多反彈逾1,500點,實屬誇張。
筆者對此看法不敢苟同,首先,整體CPI增速放緩是有機會因為燃油成本回落,而回望核心CPI仍然在創40年新高。另外,利率期貨顯示11月及12月較大機會分別加息75基點及50基點,而明年基準利率峰值則達4.8厘的水平,其實與CPI公布前的數據無異,那又何來提早減息的憧憬呢?所以,筆者相信周四的升幅只能算是借勢夾淡倉。
反觀,美國10年期國債息率持續於4厘高位水平爭持,而2年期與10年期之間的倒掛仍然高企,達到0.5厘之差,經濟出現衰退的風險還是很高。摩通預計,若出現嚴重衰退,股市可能需要再下調20%至30%。以標普500指數平均5年的市盈率來看,最壞的情況可能會回到2個標準差之下的水平,即14.6倍PE 或2,976點,相較現水平有18%的下跌空間。
而對於港股方面,外圍的利好因素亦起不到太大作用,主要由於外圍加息的周期仍然持續,導致人民幣仍然受壓。恒指於周五曾經升逾600點,不過尾市卻將升幅大幅回吐,收市仍貼近全日低位,升市日卻只得1,019億成交,明顯投資者入市意慾未有改善。值得留意的是,港交所周五逆市跌近5%,再創2年新低,反映市場對港股後市亦不樂觀。以自10月5日起的跌浪計,恒指反彈0.382黃金比率的目標為17,039點,而指數亦於此水平前止步,可視作技術性反彈後繼續探底,除非指數正式站穩於其之上,才考慮反彈0.5水平則為17,249點。
關注政策受惠股
展望下周,內地及香港迎來多項政策事項,包括中共二十大正式展開以及港府公布施政報告,炒作政策導向的話投資者可以先多關注傳統受惠行業,包括新能源及基建,而內房近日的債價急跌,反映利率向上及匯價問題令內地地產出現融資壓力,則暫不予考慮。
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