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 (特約記者 成小智 多倫多報道)加拿大醫護人手嚴重短缺不斷加重醫療系統的壓力,各地醫院急症室因此被迫輪流關閉一段時間,令到很多病人未能及時獲得緊急救援,連帶慢性疾病病人的診治亦受到拖延。持續近3年的新冠疫情,令原已千瘡百孔的醫療制度惡化,導致大量醫護人員離職加深危機。聯邦政府打算加速承認外國受訓醫護人員的資歷,但這只是杯水車薪。
在今年夏、秋兩季,各省市醫院的急症室曾因護士短缺而暫停服務,其中一些醫院只是周末停運,但亦有部分是連續幾天關閉急症室,一些病人因此被送往鄰近城市求醫。從1月至7月,首都渥太華救護車曾有1,000多次無法提供服務,而警方最近更動用警車把槍擊傷者送院。安大略省醫院亦曾因急症室太擠迫,醫生需要在停車場診治病人。很多駐院醫生承認各地護士的工作情況愈來愈惡劣,他們相信這個情況難望改善,只會繼續轉壞。
病人遷怒護士 拳打腳踢吐口水
全國最大工會「加拿大公務員工會」最近一項調查發現,87%的護士基於工作條件太差和吃力不討好而考慮離職,連帶即將畢業的護士學生亦對前景悲觀,不打算投身醫護行業。安大略護士協會會長霍伊坦言繁重工作令護士變得麻木、洩氣甚至絕望。霍伊指出人手不足導致他們的工作量倍增,加上一些病人因久候未獲治療而遷怒於護士,導致針對護士的暴力事件激增,例如各地曾有護士被病人拳打腳踢、抓傷、吐口水或淋潑排洩物,令他們難以忍受。病人亦身受護士短缺之苦,他們在急症室等候診治可能長達12小時,甚至超過20小時。
聯邦衞生部長杜克洛指出,政府將盡快批准約11,000名受過國際培訓的醫生和護士在加拿大工作,望能有助減輕人手短缺問題。不過,全國目前有34,400個護士職位空缺,當局有必要增加培訓新人,並且設法挽留現職護士制止人才外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