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馬翠媚)內地近期公布多項優化互聯互通的新舉措,港交所 (0388) 行政總裁歐冠昇昨發表網誌,看好內地資本市場規模未來10年有望增加到100萬億美元以上,相信香港能繼續扮演好「超級聯繫人」角色。他又指儘管近期公布的部分互聯互通新舉措的細節仍有待落實,但相信香港能把握中國金融大發展帶來的機遇,令香港「超級聯繫人」地位變得更強大和重要。
歐冠昇在網誌中提及近期公布互聯互通的新舉措,包括ETF納入互聯互通、籌備互換通、優化滬深港通交易日曆、擴大港股通投資範圍至外國公司、於港股通增設人民幣交易櫃枱、支持香港推出國債期貨等,他認為新舉措有助向國際投資者提供分享中國增長的機遇、促進人民幣國際化和支持中國資本的全球化投資。
而在眾多新舉措之中,歐冠昇特別提到將外國公司納入港股通,是一個里程碑式的突破,因為它將首次允許內地投資者通過香港購買國際股票,從而大大提升香港的上市平台對於國際發行人的吸引力,亦可以為內地投資者提供更豐富的投資選擇,同時增加本港市場流動性,形成良性循環。
人民幣櫃枱利提升港競爭力
近期多間上市公司表示支持優化雙幣股交易機制,歐冠昇指在其他國際金融中心爭相發力人民幣業務之際,人民幣櫃枱的推出使香港在競爭中處於有利地位。他認為措施可降低投資者在投資過程中的匯兌成本,有望吸引更多內地投資者參與港股通交易,同時也有助於擴大人民幣雙向跨境資本流通的渠道,提升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的流動性,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歐冠昇亦提到,儘管在動盪的國際環境下,有些地區出現了脫鈎的趨勢,但香港可以在促進金融掛鈎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他亦相信隨着本港提供與內地有關的產品越來越多,本港的國際吸引力也會得以提升。
不過歐冠昇提醒,本港不能沾沾自喜、固步自封,並需要比以前創造更多的互聯互通,及利用好作為全球「超級聯繫人」的優勢,以充分滿足市場各方的需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