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來西亞總理沙比里(圖)昨日宣布即時解散國會,鋪路在未來數周舉行下屆大選,較原定時間提前近一年。去年8月上任的沙比里為巫統副主席,由巫統和國民聯盟等政黨組成的執政聯盟由於出現嚴重內部分歧,故聯盟內一些議員要求提前大選,從而加強政府認受性,令沙比里面臨龐大政治壓力。
沙比里通過各大電視台和網上直播發表特別講話,稱已在前日下午覲見國家元首阿卜杜拉,提呈解散國會的建議,並獲元首同意。沙比里表示,大馬在2018年大選後換了三名總理,影響國家政治和經濟發展,稱隨着他宣布國會解散,政府將重新由選民授權。
在國會解散後,選舉委員會將在10天內開會,並宣布提名日與投票日。根據當地法例,大選必須在國會解散後60天內舉行,法定競選期最少為11天。由於大馬今年底將迎來季候風季節,屆時多個地區料發生水災,將打擊投票率,故外界一般認為大選會趕及於11月初舉行。在野黨以至執政聯盟的不少議員均指出,由於洪水將在年底來臨,警告不應在今年內舉行大選。
巫統內部今年來出現提前大選的呼聲,主要來自巫統主席阿末扎希的陣營,輿論指出,由於阿末扎希捲入貪污訴訟案,估計明年初作出判決,故他試圖迫使政局改變,藉此影響案件審判。巫統領導層今日會召開會議,計劃搶先其他政黨聯盟,盡早籌備選戰。
4年來三換總理
在2018年選舉後,勝選的希望聯盟推舉時任土著團結黨主席馬哈蒂爾為總理,但希望聯盟陷入分歧,導致馬哈蒂爾宣布辭職,由領導土團黨的慕尤丁接任,希望聯盟則變成在野陣營。然而慕尤丁領導的執政聯盟在國會的議席優勢不足,加上失去部分巫統議員支持,最終在去年8月辭職,成為大馬至今任期最短總理。如果沙比里明年2月10日前下台,任期最短紀錄將再度改寫。馬來西亞總理近年頻頻換人,早已影響防疫管控,隨着全球經濟不穩和通脹升溫,若政局持續動盪,勢必嚴重影響民生。◆綜合報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