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探測,是近年來全球空間科學的熱點項目。美國2018年曾發射「帕克號」太陽探測衛星,中國2021年曾發射太陽探測科學技術試驗衛星「羲和號」,此次中國「夸父一號」亦發射入軌。甘為群表示,「夸父一號」和「帕克號」科學目標不一樣,兩者是互補關係;「羲和號」是一顆科學試驗衛星,而「夸父一號」則是專門為太陽觀測研製的空間科學衛星。

甘為群表示,「帕克號」衛星是美國主導的飛到太陽附近進行觀測的衛星,它的軌道是個大的橢圓,最近的近日點可達到10個太陽半徑左右,這意味着它受到太陽的熱是非常強的,不可能面對太陽來進行觀測,只能在前面加上厚厚的防熱罩,只能探測到太陽附近粒子、磁場這些環境,不能直接看太陽。「夸父一號」是直接看太陽,是用遙測遙感的手段觀測太陽,對太陽進行成像。「所以說它們是互補關係,『帕克號』當然是非常先進的,但『帕克號』和『夸父一號』的科學目標不一樣。」甘為群說。

「羲和號」可短時間掃描全日面

對於中國在去年發射的「羲和號」衛星,甘為群表示,「羲和號」衛星全稱叫「太陽探測科學試驗衛星」,是一顆科學試驗衛星,主要是從技術上驗證一種超高指向精度、超高穩定度的「雙超」衛星平台。「羲和號」上放的望遠鏡在Hα波段工作,在地面上也可以工作,但是放到天上以後有非常大的好處,即它可以連續對太陽進行觀測,還可以克服地球大氣抖動等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可以在短時間內掃描全日面,並在掃描的波長範圍裏對每一個光譜點進行成像。

甘為群說,「羲和號」在2019年6月立項,「夸父一號」是2017年底立項的。與「羲和號」不一樣,「夸父一號」是專門為觀測太陽提出的,是完全以科學目標為牽引的空間科學衛星計劃,所以「夸父一號」被稱為「空間科學衛星」,它在科學目標、觀測對象、觀測波段等方面與「羲和號」完全不同。 ◆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