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商超將「極速達」標誌貼在醒目處。 香港文匯報記者孟冰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孟冰 重慶報道)國家發改委今年9月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促進消費方面,發改委正加快研究推動出台政策舉措,積極打造消費新場景,促進消費加快復甦。今年國慶假期,內地不少城市消費市場供銷兩旺,其中上海全市線下消費已恢復至去年同期的八成,線上消費金額約254.8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9%;重慶主要商圈和重點監測商貿企業零售額同比增長4.8%,當地商務委稱呈「購銷兩旺」態勢。

傳統美妝店舖屈臣氏重慶紫荊廣場店負責人告訴記者,與往年的國慶節假期相比,今年顧客選擇線上訂單的金額首次與線下持平。「我們公司也在大力拓展線上零售,不僅與多家平台合作,還推出了大額優惠券,以一瓶雅漾保濕霜為例,顧客在店裏購買的價格是298元,但是在線上可以領60元優惠券,到手價格更具吸引力。」

專家:增加本地門店競爭力

重慶大學經濟學教授兼寧波諾丁漢大學講座教授姚樹潔分析認為,往常熟視無睹的門店加配送組合,因為疫情成為消費者喜聞樂見的形態。如果說以往的電商擴大了消費者的消費半徑而增加了消費選擇,那麼今天的「即時零售」則是在微循環的最後100米增加了消費者的選擇,便利了用戶的本地化生活,增加了本地門店的競爭力。同時他指出,履約時效或成為「即時零售」的痛點,「下單無人配送」「配送太慢」問題仍需要行業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