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首次推出「防騙視伏器」協助市民評估詐騙及網絡安全風險。香港文匯報記者曾立本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曾立本)係咪呃緊你?Check吓「防騙視伏器 」看「顏色」!網上騙局無處不在,警方為減低公眾在網上購物和使用電子服務時「中伏」機會,首次在「守網者」網頁推出「防騙視伏器」搜尋過濾功能。市民在網購前可將有關社交平台賬戶、網址等輸入「防騙視伏器」,一鍵按下可得到5種顏色的提示。5種顏色分別代表了不同程度的風險,市民可根據顏色判斷光顧的風險。警方表示,網購熱門商品會隨季節性轉變,市民近日應提防與購買大閘蟹、聖誕節禮物及旅遊等相關騙案。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網絡安全、法理鑑證及訓練)高級警司林焯豪昨日表示,今年首8個月整體科技罪案錄得14,160宗及損失20.4億港元,較去年同期10,185宗及損失19.3億港元,分別上升39%及5.7%。

警方注意到犯罪團夥通常會用相同的社交平台賬號、假網站,以及用相同電話號碼的轉數快或詐騙電話號碼,在短時間內不斷重複使用欺騙市民。為此,警方推出「防騙視伏器」,設立騙徒可能用作干犯罪行的工具或平台的資料庫。

市民一旦遇到可疑來電、網購賣家、交友邀請、招聘廣告及投資網站等,可先登入「守網者」網頁,在「防騙視伏器」的搜尋欄內輸入有關平台賬戶名稱或號碼、收款賬戶、電話號碼、電郵地址、網址及IP地址等,系統會由風險高至低,依次以紅、橙、黃、紫顏色提示市民,並評估詐騙及網絡安全風險(見表)。

資料及評級來自可靠來源

「防騙視伏器」的資料及評級來自不同的可靠來源,包括市民向警方舉報騙案及經核實的資料、可疑電話號碼資料庫、資訊安全公司資料庫及實時分析技術評分、「小熊來電」等不同機構提供的資料,目前已存有約1.3萬宗已核實的騙案及2.2萬個不同詐騙工具或平台等相關資料。

警方指出,「防騙視伏器」可被搜尋的資料,不包括任何身份證明文件、真實姓名及地址等個人資料,而所顯示的搜尋結果僅供參考,公眾應自行判斷及查證。如果公眾認為有資料被不當標籤,可聯絡警方或資料來源單位以作出調查跟進。

此外,「防騙視伏器」提供的資料只用作防騙及偵查罪案,任何人若利用有關資料作其他用途,有可能觸犯《個人資料(私隱)條例》。

「防騙視伏器」5色提示

「紅色」:代表高危有伏,即輸入的資料與詐騙舉報有關,或網絡安全風險屬高危級別

「橙色」:代表疑似有伏,即有相近的詐騙舉報資料,或網絡安全風險屬中高級別

「黃色」:代表可能有伏,即需要提防中伏

「紫色」:代表未有紀錄,但不代表無伏,應時刻保持警惕

「灰色」:代表輸入格式有錯誤,需要重新輸入

資料來源:警方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