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受訪者認為實施「0+3」對整體社會「正面影響較多」。圖為香港國際機場接機大堂。香港文匯報記者曾興偉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香港於上月26日起將入境檢疫日數減至「0+3」,香港研究協會一項調查結果顯示,54%受訪者認為實施「0+3」對整體社會「正面影響較多」;49%受訪巿民料未來3個月香港將實施「0+0」,即取消所有入境檢疫及醫學監察措施。協會認為,特區政府除採取精準防疫策略,控制本地疫情,令香港與海外恢復正常通關有更穩固的基礎外,亦應適時公布更清晰復常路線圖,為經濟民生復甦注入更強大的動力。

近半料「0+0」3個月內推出

研究協會於「0+3」實施當日即上月26日至10月3日展開全港性隨機抽樣電話訪問,成功訪問1,007名18歲或以上市民。昨日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49%受訪者預計特區政府需時「約3個月」將入境檢疫安排放寬至「0+0」;18%受訪者表示需時「約半年」,反映市民對短期內進一步放寬入境檢疫安排有一定期望。

在實施「0+3」後,有30%受訪者表示有計劃於今年底前離港外遊,比例較2019年聖誕的14%外遊意慾為高,顯示放寬入境檢疫安排明顯刺激市民外遊意慾;表示沒有外遊計劃的佔47%;表示「不知道/很難說/無意見」的則佔23%。

調查又發現,54%受訪者認為實施「0+3」對整體社會「正面影響較多」;表示「影響不大」的佔19%;只有15%表示「負面影響較多」。同時,55%受訪者表示「0+3」對香港經濟發展「正面影響較多」;表示「影響不大」及「負面影響較多」的分別佔22%及15%。至於「0+3」對香港醫療系統的影響,有47%表示「影響不大」,認為「負面影響較多」及「正面影響較多」的分別佔21%及19%。

研究協會表示,綜合調查分析,香港市民普遍對實施「0+3」的反應正面,相信進一步放寬入境檢疫安排會有一定民意基礎。特區政府在密切留意本地及世界各地疫情走向,繼續採取精準防疫策略,務求令本地疫情風險在可控範圍,令香港與海外正常通關有更穩固的基礎,同時應適時公布更清晰的復常路線圖,讓社會各界有更充足的時間準備對外宣傳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