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位於18樓的北京盈科(佛山)律師事務所,眺望寫字樓林立的廣佛都市圈核心千燈湖片區,周麗霞感慨萬千。如今已是全球知名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司法部「全國千名涉外律師人才庫」成員、「全省優秀律師」的周麗霞,年少時的夢想,正在大灣區變成現實。如果說當初到內地求學和工作是她走對的第一步,那麼近10年來,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和內地涉外法律服務需求的快速上升,則直接給予了她未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更多的發展機遇。 ◆香港文匯報記者 敖敏輝 佛山報道
周麗霞記得,香港回歸祖國之後,內地與香港兩地經貿合作與聯通日趨緊密。2003年,《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簽訂,允許香港永久居民中的中國公民參加內地統一司法考試,取得內地法律執業資格。當時,正在中國政法大學求學的她十分振奮。次年9月的國家司法考試,剛剛大學畢業的她成為了首批香港考生。2006年,通過國家司法考試後,她立即決定北上工作。2008年3月,入職廣東古今來律師事務所,其後成為第一個在佛山工作的香港居民執業律師。
執業範圍迅速擴寬
執業之初,香港居民律師的執業範圍主要為非訴法律事務,訴訟方面只能代理涉港澳的婚姻、繼承類案件。轉機出現在2013年,司法部發布公告,要求進一步擴大取得內地法律職業資格的港澳居民在內地從事涉及港澳居民、法人的民事訴訟代理業務範圍,共五大類237種民事案件。除了刑事、行政訴訟案件,幾乎所有的涉港澳民商事案件均可代理。緊接着在2014年9月,《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律師事務所與內地律師事務所在廣東省實行合夥聯營試行辦法》發布並實施,粵港兩地律師事務所可在南沙、前海設立聯營律師事務所,持香港律師證的香港律師在聯營所內可承攬涉港澳業務。隨後,2016年、2019年,聯營辦法分別修訂,對聯營所設置區域、開設條件等進一步放寬。
一系列政策的放開,為周麗霞在內地的事業帶來快速發展。2015年,盈科律師事務所在佛山開設分所,涉外法律服務團隊組建重任由她承擔。
榮任律師執業考試面試官
周麗霞告訴記者,最近10年,無疑是粵港司法協作最頻密和法律服務合作發展最快的時期,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公布實施,兩地法律服務合作更是深度融合。其中,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以及執業落地,對在「一國兩制」下,粵港澳三地,三個司法區域、三個獨立關稅區之間的合作互通共融更是具有里程碑意義。在這樣的背景下,自己是受益者,也嘗試作為一個貢獻者。她不斷積極參與粵港兩地交流活動,向香港業界分享自己在內地執業的經驗和心得。同時,她還作為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合格人員面試考核面試官,參與了粵港澳大灣區律師面試工作。
她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作為「灣區法律人」,自己親身經歷了近10年中國法治建設發展最快速的階段,見證司法改革帶來的法治進步。10年來,香港律師、內地律師以及當事人,在處理兩地法律事務獲得了越來越多的便利。她說,這種便捷體現在方方面面,例如在涉港澳的訴訟中,港澳居民簽署授權書,可在內地法院的法官面前簽署,也可在內地委託公證人處簽署後轉遞給法院。在疫情下,內地法院為解決港澳當事人以及海外中國公民、華僑辦理委託手續的問題,先後推出線上見證簽署委託文件的便利措施,推出諸如「廣州微法院」等平台,法官、律師、當事人等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完成授權工作。
司法便民方面,以立案為例,以前,代理律師和當事人經常要大清早去到法院排隊、拿號。如今網上立案在廣東基本覆蓋了90%以上的案件,立案情況、需補充資料、訴訟文件送達、判決送達等情況都可以通過電腦、手機在法院的網上立案系統進行查詢。同時,庭審直播也日益普及,極大提升了法院審理案件的公信力。
大數據提高判決執行效率
周麗霞說,以往內地法院判決存在一定的執行難問題,如今,通過各政府部門大數據實現互聯互通,判決生效後,法院即可通過聯網的大數據查詢到被執行人名下的房產、存款、車輛等財產情況,執行效率不可同日而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