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以法護航 乘風破浪」涉外法律服務系列專題活動在佛山順德舉行,作為涉外法律專家,周麗霞進行了中國企業投資東南亞流程概述及案例分享,充實的講述讓在場企業及法律行業人士收穫頗豐。像這樣的分享,周麗霞每年都有很多場。
港人外語優勢搶手
近10年來,內地對涉外法律人才需求旺盛,周麗霞懂內地法律,又熟悉香港和海外法律規則,加上外語優勢,很快成長為內地涉外法律服務領域的骨幹。
統計顯示,內地有近60萬名律師,能夠從事涉外業務的律師僅數千名,其中可以從事「雙反雙保」(反傾銷、反補貼、保障措施和特別保障措施)業務的律師僅500餘名,可以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爭端解決機制中獨立辦案的律師只有300餘名,遠遠不能滿足我國對於涉外律師的市場需求。除了人數不足外,中國的律師在涉外法律服務方面,又存在能力不足(特別是外語)、實踐經驗不足、培養力度不足的短板。「港澳律師精通國外法律,英語普遍流利,從事涉外法律工作優勢明顯。」在周麗霞看來,大灣區律師服務的推出,未來這個群體可發揮非常大的作用。
計劃廣招港澳律師
在初嘗國家對中國籍港澳律師在大灣區的政策扶持的便利後,周麗霞開始了新的職業規劃。她的團隊正在全力招攬大灣區律師,未來,這批港澳律師將有機會成為大灣區內地律所的「金字招牌」。「一方面,大灣區律師政策的推出和實踐,香港律師可『一條龍』承攬涉外法律事務,擴大其業務範圍。另一方面,每年數百名港澳律師獲得大灣區律師執業資格,將極大地壯大內地涉外法律人才隊伍。」周麗霞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