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客觀因素上來看,小眾運動在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的火爆多得益於城市內的綠地、公園以及專業的露營營地、滑雪場等場所的基建日益完善。加上年輕人對強社交、弱對抗、低門檻運動項目的追求,讓飛盤、騎行、滑板等小眾運動項目頻頻出圈。
「最初了解到這些運動是在小紅書上,我是被一個女孩子很酷的接飛盤動作吸引。」小眾運動愛好者徐水晶認為,除了客觀因素,驅動小眾運動「火爆」的重要因素,還有年輕人對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平台的熟用,以及運動時專業攝影師的跟拍。「這些運動不僅『出圈』還很『出片』,又能結交新朋友,我從中獲得了很大的樂趣,甚至因運動瘦身了。」
香港文匯報記者翻看小紅書時發現,不少網紅會開設賬號將自己運動時的美圖放上,並附上相對完備的運動技巧、運動裝備以及運動周邊等信息。此外,亦有不少飛盤俱樂部會在平台上發布深圳各區的一周活動指南,無論是小白還是老手,留言後,都能被管理人員拉入社交群組中。「像國慶期間,深圳就有不少露營場地自發組織了飛盤活動。這意味着年輕人節假日的玩法更豐富了,搭帳篷、玩飛盤、喝咖啡、看日出……一趟行程可以有多種體驗,社交也不再局限於同行的三兩好友。」徐水晶說。
低門檻強運動 活動人群廣泛
相比足球、籃球等傳統的運動項目,飛盤、腰旗橄欖球等小眾運動會讓運動小白感覺「更安全」。而這份安全感來源於兩方面,包括准入門檻較低、不需要高超技術、超長距離的跑動和巨大的體能消耗;以及對女性相對友好,沒有直接的肢體對抗、男女可以同場競技,甚至還可以打扮靚麗。「這些優勢,一定程度上擴展了小眾運動的人群輻射範圍。也是為什麼我們想在咖啡、露營基礎上加飛盤運動的關係,它讓年輕人社交方式變得豐富,帶給傳統行業很多可能性。」西格瑪咖啡公園創辦人楊翠兒表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