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曾業俊)環球經濟衰退,香港亦難以獨善其身,港股今年來市值蒸發了11.66萬億元,恒指同期累跌逾6,300點,跌幅超過全球多個主要市場。至於亞洲新興股市亦表現遜色,路透社統計,今年前三季外資流出達697億美元,比2008年「金融海嘯」發生時的476.3億美元的流出量還多三成以上。市場人士認為,美國持續大幅加息窒礙環球經濟復甦,而俄烏局勢引發歐洲冬季能源危機,預料年底前負面因素都不會消退,恒指將於月內或下試16,100點。
亞洲新興市場走資超08海嘯
港交所(0388)資料顯示,主板最新總市值約30.61萬億元,較去年底42.27萬億元大減11.66萬億元,跌幅達27.6%。恒指前日收報17,079點,較去年底23,397點下挫6,318點或27%,與其他主要指數今年來走勢相若,如納指跌30.9%、標普500跌22.8%、滬深300跌23%。
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指,港股市值大幅蒸發,主要由於多個負面因素夾擊下造成,可謂「內憂外患」。外圍因素方面,英鎊大跌,以致香港部分股份如滙控(0005)、渣打(2888)、長實(1113)等藍籌股均大受打擊。另外美國大幅加息,香港亦要跟隨加息,而令港股受影響。至於香港本身亦持續受疫情困擾,導致經濟大幅衰退,多項負面因素令整體股市受壓,一直向下尋底。
美息魔肆虐 打擊環球經濟
張智威預料,上述負面因素至今年底仍會持續,美國今年內將再加息兩次,各為0.75厘,而英國經濟亦明顯疲弱,現時面臨最大問題——冬天,市場正擔心歐洲如何過冬。現時因俄烏衝突,俄羅斯天然氣已暫停供應歐洲,市場憂慮歐洲進入冬季後,因欠缺能源發電取暖,會令市場出現「搶能源潮」,導致能源價格上升,進一步拖累經濟。
至於美國加息亦將繼續窒礙經濟增長,雖然前晚市場估計聯儲局會放緩加息幅度,隔夜美股飆漲765點,惟美國經濟相當疲弱,如果持續加息,經濟將進一步收縮,預料第四季環球經濟會因上述負面因素持續而進一步疲軟。至於香港方面,政府已實施「0+3」入境檢疫安排,未來要視乎會否「0+0」及本港經濟在現有防疫措施下能否復甦。
恒指料續尋底 下望16100
張智威認為,現時恒指已跌至17,000點水平,預計本月內勢將下試16,100點,重返2011年低位。目前關鍵因素是歐洲將如何處理冬季能源危機,油價近日又急彈4%,反映市場對此相當敏感,而煤炭價格亦有機會在短期內急升,暫時希望恒指能守住16,100點水平。
亞洲再現金融危機風險低
張智威表示,亞洲新興市場走資情況嚴重,主要由於美元太強勁,令全球貨幣及資產相對大幅貶值,資金因此從非美元市場大量流出;尤其東南亞國家因為外匯儲備不足以致現時幣值大跌,令市場憂慮「97亞洲貨幣危機」重現,因此大舉從東南亞市場撤資。不過他相信,匯率不會導致亞洲再現「金融風暴」,97年因為泰銖脫鈎美元而引發「骨牌式」金融危機,但今次情況不同,美匯相對全球貨幣都升值,影響廣及全球,並非單獨影響東南亞。
另外,瑞信5年期信貸違約掉期(CDS)價格升至13年高位,市場擔憂瑞信出現財務危機甚至成為「雷曼2.0」,惟張智威認為,市場經歷過08年雷曼「爆煲」,骨牌效應引發「金融海嘯」,相信市場汲取經驗後,今次瑞士會在必要時出手相救,瑞信不會輕易「爆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