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珏

昨天,我率領香港弦樂團剛剛舉辦了「弦音傳承」國慶音樂會。這場音樂會的一大看點,就是好朋友香港作曲家梅廣釗先生特意為音樂會創作編曲的一首新曲子《戀戀民謠組曲》,這首曲子當天進行了世界首演。

音樂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中國民謠中蘊藏着獨特的文化元素和精神內涵。民謠往往最初來自民間傳唱,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後來逐步成為記錄文化和時代的樂曲。比如此次組曲中選用的《茉莉花》就是源於清乾隆年間的江蘇民間小調,中國有56個民族,地廣物博,民謠也相當多元豐富、優美動人。因此通過傳唱民謠的方式,傳承民族文化,是一個很生動的途徑和嘗試。

通過民間的傳唱,再到采風挖掘,民謠本身也在不斷與每個時代的音樂相結合、創新,如今民謠與其說是一個音樂概念,更多是一個社會概念,也包括時代音樂和歌曲,帶有時代的特徵、人性的思考。1990年,一部香港愛情電影《天若有情》風靡一時,也有人把羅大佑創作的主題曲看成是民謠經典。主題曲有國語和粵語兩個版本,粵語版名字也是《天若有情》,國語版的名字則用《青春無悔》。國語版的歌詞中有這麼幾句,「青春無悔不死永遠的愛人,讓青春吹動了你的長髮讓它牽引你的夢,不知不覺這城市的歷史,已記取了你的笑容……」確實,近現代城市文明的發展,民謠也逐步從鄉村走入城市,成為城市精神的折射,它反映了青春的時代印記,也是城市人追夢的故事與記憶,從民謠中也能汲取的是人生的理想感悟和積極生活的正能量。

民謠根植於中國幾千年的文化血脈,這就是我常常說的中華文化的根,所以我希望通過民謠,用生動的形式演繹歷史,把音樂時光的正能量傳播給更多的年輕朋友,也使得大家更好地了解中華傳統精神,更加熱愛我們優秀的文化。

我很高興,我的這一理念得到此次音樂會的合作夥伴150華誕的招商局集團的支持。成立於1872年的招商局集團,是香港成立運營最早的中資企業,可以說他們見證了中華民族百年風雨、自強復興的歷程,百年奮鬥、青春無悔,他們也希望更多的年輕學生從音樂中了解傳統,積極向上。因此在他們的支持下,這場音樂會我們特意安排創作了民謠組曲,還邀請基層的孩子到現場免費欣賞音樂會。未來,在他們的支持下,香港弦樂團還會把中國民謠帶到香港20多所學校,讓學生從音樂中了解傳統文化和價值觀念,還要繼續把中國民謠、中國文化帶到世界上更多其他的地方。

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發展香港建成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香港獨特的中西文化地位,有利於香港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對外講好香港故事、中國故事。香港弦樂團堅持「中西結合的香港樂聲」獨有風格,以西方樂器演繹中國民謠,就是希望讓更多的觀眾通過民謠了解香港、了解中國,因為民謠中記錄了來時的道路,也指明了未來的方向。香港當年顧嘉煇先生創作的大量音樂,就是從嶺南文化的民謠中汲取了很多養分,把中華文化的傳統音樂與現代西方作曲創作相結合,創作了一系列像《獅子山下》、《鐵血丹心》這樣的經典歌曲和音樂。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傳承和發揚好中國民謠,對於香港的文化交流中心建設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