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顯示,第5波疫情高峰期期間,87%曾捐血者沒有捐血。(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李九歌攝)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李九歌)根據香港臨床血液管理學會最新調查,疫情期間過往有捐血受訪者的捐血次數大減6成;疫情令捐血意慾减低,無心情捐血的比率達68%。即使疫情緩和,捐血意慾減低的受訪者中,逾8成沒有重拾捐血習慣。香港臨床血液管理學會今日(4日)召開記者會,香港臨床血液管理學會主席鄭鴻佳醫生(麻醉科專科)、香港臨床血液管理學會前任主席周雨發醫生(麻醉科專科)及香港臨床血液管理學會委員何碧頤醫生(麻醉科專科)出席,呼籲港人在情況許可下繼續捐血,加上病人配合及醫學界持續改善病人血液管理,减少不必要用血,提升治療成效,同時惠及所有需輸血病人。

鄭鴻佳醫生表示,香港紅十字會是本港唯一供應血液的機構,市民恆常自願捐血,為全港醫院提供血液,一直以來本港血液供應「自給自足」,近年本港人口老化,每年血液需求持續3-5%增幅。本港醫學界早於2015年己積極「開源節流」,向大眾宣傳定期捐血對穩定本港血液供應的重要性的同時,各專科醫生推行多項「病人血液管理」措施,希望以此減低血液需求,計劃於2018年初見成效,惟新冠疫情改變港人生活模式及捐血習慣,影響血液收集。

調查:第5波高峰期 86%無捐血

為了解港人疫下捐血習慣及對血液管理的看法,香港臨床血液管理學會於2022年7月委託機構進行問卷調查,成功訪間452名18至50歲市民。調查結果顯示,63%受訪者曾捐血,但當中78%為非定期捐血者。第1至4波疫情期間,曾捐血受訪者的捐血次數大減6成,至第5波疫情高峰期期間,87%曾捐血者沒有捐血。調查亦顯示,38%曾捐血受訪者因疫情減低捐血意欲,當中71%怕外出受感染、68%因疫情導致沒有心情捐血,亦有63%在疫情期間失去捐血習慣。鄭鴻佳醫生表示,可以理解市民在疫情下擔心外出受感染,但因疫情引致心情欠佳及失去捐血習慣,且疫情缓和後不再重拾捐血習慣的這一情況,令人憂慮。

調查同時揭示港人對本港血液用途存有不少誤解,包括誤以為疫情期間非緊急醫療服務減少,血液需求亦會隨之減少;誤以為外科是用血最多的病人組別;不知道或高估血液成分貯存期;不知道或誤以為本港現時有採用人造血。

血液保質期短至5天 絕無替代品

「血液」只是一個統稱,其不同成份各具特别用途,紅血球用以治療貧血,白血球用以治療嚴重細菌感染,血小板用以治療因血小板過少或功能不正常引致的流血不止,而血漿則能夠治療燒傷、肝病或流血不止等,且不同的血液成份保質期也不同,由5天至42天不等,因此血液「壽命」及保質期非常短暫。對於調查中有不少受訪者以為本港目前正採用「人造血」,何碧頭醫生指,「人造血」尚在研究階段,目前為止血液絕無替代品,完全依靠本港捐血者。

疫下血液需求持續上升

周雨發醫生強調,新冠疫情下,定期及緊急輸血服務從未間斷。本港人口老化,2016年65歲或以上人口較2006年增加31萬至116萬人,佔總人口比率由12%上升至16%,接受輸血人數增加無可避免。

根據紅十字會數據顯示,2021年用血量最高的病人組別為內科及老人科,佔整體52%。此外,每日有很多患有慢性腎病、重型地中海貧血、手術、癌症治療、創傷等慢性病患者需依賴輸血續命。

病人血液管理:減不必要輸血 提升治療效果

周雨發醫生表示,世界衞生組織及西方國家在過去十年提倡病人血液管理,醫院管理局近年亦積極推行,目的是以病人為本,有系統地改善治療方案以減少不必要輸血,同時提升治療成效。病人血液管理的三大策略包括增加病人自身血紅素、減少手術失血及改善貧血。本港現行方法包括採用失血較少的微創手術、避免非必要輸血;建議病人調整日常飲食以增加鐵質攝取、養成運動習慣提高心肺功能、服用「鐵丸」及自身輸血等。醫學界今年亦引入處方藥物促進紅血球生長,從而減少輸血量的治療方案。

學會促恆常捐血

疫情歷時近3年,香港臨床血液管理學會希望港人在情況許可的情況下定期捐血,讓病人可輸血續命。周雨發醫生提醒,除了港人無私捐血,病人亦應齊心協力,依從醫生建議,攝取充足鐵質,減少不必要用血。與此同時,醫學界一直致力推動及改善病人血液管理,提升治療成效。學會同時希望醫管局及各醫學組織能更全面採用病人血液管理治療方案,有助更有效分配本地血液資源及改善治療效果,惠及所有需輸血的病人。

責任編輯: 木羽